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
|
《諾獎童書》系列 作者:勒克萊齊奧、葉芝等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16年4月
|
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堪稱文學(xué)世界的星群,并且都有一顆晶瑩剔透的童心。倘若不信,讀讀他們編撰或是創(chuàng)作的童話好了,相信你將有一趟愉快的閱讀之旅。
詳細點數(shù),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寫過《許愿樹》;法國的勒克萊齊奧寫過《樹國之旅》和《夜鶯之歌》;英國的高爾斯華綏寫過《如夢初醒》和《我的 小狗》;愛爾蘭的威廉·葉芝編輯過《愛爾蘭童話故事》;英國的魯?shù)聛喌隆ぜ妨謱戇^《叢林故事》和《原來如此的故事》;比利時的梅特林克寫過《蜜蜂的生 活》。
必須刻意提出的是瑞典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她與丹麥作家安徒生齊名。由她的原著改變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小朋友們最愛的動畫片了。不過,她的《紅襟鳥》,在國內(nèi)還未出版過。上述十部作品,作為“諾獎童書”系列的第一輯,最近出版了。
我讀了其中的三部作品,心中不由得替家長和小朋友們欣喜。有人說長大成人之后的生活就是將童年再活一遍。這些神奇溫暖的故事若能走進每個孩子心里,長大之后的他們一定是善辨是非、懂得愛恨的人。
勒克萊齊奧的《樹國之旅》很薄,但很美,圖文并茂。樹有國、鳥有國、風(fēng)雨云朵都有國。人類置身于自然之中,與萬物都該是朋友。萬物有靈且美, 是真的。書中的小男孩,有天忽然很想出去旅行。他對自己說:“也許用不著翅膀或者魚鰭也能旅行!庇谑,他出發(fā)去了樹國。他與樹木成了好朋友,一起唱歌一 起跳舞,累了睡了,老橡樹整晚都在他身邊靜靜地守護。
這就是愛吧?那些堅硬的樹木也需要愛,只要伸出你的手去擁抱,哪怕再硬的心也會回報你愛。對于我們今天的孩子,學(xué)會愛是人生啟蒙的第一步。
孩子學(xué)會了愛人,成人要如何愛孩子呢?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抹殺孩子們的天性,永遠不要在他們面前關(guān)閉那扇想象的窗口,人生永遠存在另一種可能。
葉芝編輯的《愛爾蘭童話故事》,與其說是編給孩子的,不如說古老的愛爾蘭傳說之中蘊含著恒久不變的人世常理,通過仙女、惡魔之口傳遞出來。請相信善良仙女的存在。表面看她們化身成人,實則是善良的人有仙女一樣的神韻。
書里最好的故事是《紡紗比賽》。兩個紡織姑娘為了爭到心愛的小伙子,都想成為紡紗比賽的冠軍。仙女化裝成老太婆落入凡間來幫忙,當(dāng)然是那位盡 心服侍老人的姑娘獲得了仙女的眷顧。有時,神奇的力量來自于自己的奉獻。永遠不要看低別人,永遠不要對別人不屑一顧。這樣的道理,大人也未必懂。所以說, 這是一本親子同讀的童話書。
孩子們的好奇心都很重,他們總是關(guān)心世界的樣子,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有孩子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諸如“駱駝為什么長駝 峰”、“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那么長”、“第一封信是怎么形成的”……這會令父母們頭疼得要命。煞有介事地講,孩子們未必得聽懂,要講解得生動又唯恐力所不能 及。
吉卜林的《原來如此的故事》倒是可以幫大忙。這些問題在書里都有答案,當(dāng)然是童話式的答案,而非科普。就像書里說小象外出旅行,險些被鱷魚拖 到河里去,所幸鼻子可以越拉越長。鼻子拉長以后,小象非但不煩惱,還以這下子可以勾到樹上的果子為樂。小象不僅勇敢,還有快樂的精神呢。
梅子涵說,“童話牽著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話了!本妥屛覀円惠呑佣紣弁挵桑瑸楹⒆,也為我們自己的生活。(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