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止庵
昨天下午,南京新街口新華書店書友會在書店如期舉行。著名隨筆、傳記作家止庵作為特邀嘉賓,攜其新書《神拳考》與書友見面,并介紹了創(chuàng)作這本書的相關(guān)思考。歷史學(xué)博士、中國藥科大學(xué)王儒年教授作為嘉賓主持了活動。
“我講講義和團吧,特有意思。但很少有人對那段陳年舊事感興趣!敝光终f,義和團各種傳說深入人心,人們只愿意聽取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哪怕距離幾條街,也沒有人愿意去核實。直到北京城被攻破,義和團徹底失敗時,大家還在傳說義和團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在有關(guān)對義和團的研究史料中,止庵告訴記者,他想通過這本《神拳考》關(guān)注一個新的視角,就是義和團整個運動背后的思想文化邏輯!拔覍 這本書,并不想一味地說當時的人們?nèi)绾位奶,如何愚昧。很多人確實是誠心誠意相信法術(shù)的靈驗,相信神靈可以附體,相信能夠刀槍不入。而且到后來,全民都卷 進去了。團民通知大家,說什么七天不洗頭,能砍鬼子臉,七天不洗腳,天下洋人都殺盡了,F(xiàn)在我們會覺得那些沒有道理,不符合邏輯,但是,當時的人們卻未必 如此!敝光终f他想知道,下到義和團團民,上到慈禧,他們中具體的一個人當時是怎么想的,這些想法怎么匯總為整個社會的想法。
為了寫《神拳考》這本書,止庵用的材料都是當年的上諭奏稿、函牘文告、筆記雜錄之類,一共有七百多萬字,是扎扎實實做了功課寫出的書。在書中,止庵 既不為介紹義和團這一歷史事件的始末,也不意圖對其作出評價,而旨在將這段歷史置諸文化批評項下,對當年的種種“假話、空話、大話和我們不能懂的話”予以 剖析,從而提示這一運動中國民的整體精神狀態(tài),并觸及更深層次的文化本質(zhì)問題。
揚子晚報記者 蔡震 文/攝
作者: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