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 |
周瑄璞 |
70后作家巡訪
近日,70后作家周瑄璞推出長篇小說《多灣》,小說描述了家族四代人的命運,時間跨度七十余年,從民國三十年代寫到新世紀來臨,女主人公季瓷用雙手托起家族的繁衍。整部小說描述了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生活風(fēng)貌,講述普通人的奮斗、求索與精神歷程。
賈平凹說:“一個柔弱的女子寫出了一部大書。當(dāng)然還是家族故事,寫法也傳統(tǒng),但厚實沉穩(wěn),枝繁葉茂,又充滿女性的細致纏綿!标愔覍嵰苍谠u論文章中稱贊說:“她的語言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和豐沛的密度,似河水涌流,又如月色溫柔。”他認為,這部小說“著實寫出了現(xiàn)實的廣度和人性的深度”。
《多灣》從構(gòu)思到定稿,歷經(jīng)近十年。周瑄璞說,這是她前半生付出心血最多、最重要的作品!斑@部長篇是我的‘致青春’之作。從年齡來說,我已經(jīng)不能賴在‘青年作家’行列,得有一部像樣的作品證明自己的實力了!边@些年來,《多灣》伴隨著周瑄璞的成長,“幾乎不是我在創(chuàng)作她,而是她在塑造我。”
寫出家族故事是我的使命
對周瑄璞來說,寫作《多灣》是一次心力、體力、能力的大檢驗,也是對童年和青春記憶的梳理。多年前,她讀到《百年孤獨》中,烏蘇娜年老之后失去視力,卻還在摸索著做活,并且不愿讓別人知道她已經(jīng)看不見了,這讓周瑄璞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拔业哪棠桃彩沁@樣的,在我記憶里她沒有一天不勞作。原來世界上的人,不論生活在哪里,處在哪個朝代,都是相通的。”
當(dāng)她知道作家可以將一個平凡的人變作永恒的形象時,開始有了寫作“大部頭”的沖動!拔覒(yīng)該用我的筆將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家族,一個村莊記錄下來,將那些過往的故事講出來。多年來,我在內(nèi)心不斷構(gòu)思,到處收集素材,甚至覺得我來世上的使命就是寫出我家族的故事。我相信它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普通中國人走過的路!
周瑄璞說:人總有著尋根的欲望。到了一定時候,就想知道自己的來處!罢鎸嵉貙懗鲎约合茸,寫出自己所見、所聽、所思考。這是一個作家的職責(zé),也是我的愿望。我想讓若干年后,人們能通過這部小說,知道當(dāng)時的中國人曾經(jīng)這樣活著。他們曾經(jīng)忍受饑餓,深受物質(zhì)的困頓,為一個卑微的愿望——比如城市戶口——付出一代人的努力,曾經(jīng)飽受困苦而一直堅守生之為人的尊嚴。”
此前,由于小說的字數(shù)過多,作家的名聲不大,《多灣》的出版不太順利。但周瑄璞并不服輸,她不著急出版,修改了十幾遍,刪去了十萬字。在這個過程中,她也通過寫作大量中短篇小說,提高對文字的要求。“我對《多灣》的基本思路和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從來沒有懷疑和動搖過。我相信我寫的是人類永恒的東西,有生之年,總會出版!彼f,她一定要讓這部長篇正常地走向圖書市場,接受市場和讀者的檢驗。
為人類的堤壩加一袋沙添一塊石
不少評論家認為,《多灣》很適合改編成影視劇,周瑄璞則說,這也許是“歪打正著”!耙苍S是故事密度很大,人物命運吸引人,給改編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成為所謂的‘很適合改編’。我基本不看電視,也不知道影視劇的秘密是什么,我只知道好作品是全社會都需要的。”
她認為,文學(xué)作品是否受歡迎,跟作品薄厚也沒有關(guān)系。人們追電視劇是當(dāng)下社會趨勢,但未來是什么樣,我們不知道,也不能要求大家都每天捧讀《紅樓夢》。但是,即使沒有多少人真正讀過,像《紅樓夢》、《悲慘世界》、《戰(zhàn)爭與和平》這樣的作品,誰都知道它們的地位,即使是用來裝點門面,也是一種無可比擬的象征。
在周瑄璞眼中,小說家除了講故事、提供審美與消遣,就是思索和沉淀,試圖揭示人類表相之下的秘密,探求人所共知而無法言說的某種領(lǐng)域。作家要做的,是為人類文明與道德、真誠與尊嚴的堤壩,加一袋沙、添一塊石。作家應(yīng)該是與當(dāng)下生活和風(fēng)潮保持一點距離的人,看到人類每一次激情、荒誕和奔涌之后,到底留下了什么。
周瑄璞,著有長篇小說《人丁》《夏日殘夢》《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愛情》《多灣》,中篇小說集《曼琴的四月》《驪歌》。發(fā)表中短篇小說近百萬字,多篇小說被轉(zhuǎn)載和收入年選,短篇小說《故障》曾進入中國小說學(xué)會年度小說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