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2016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今天在國展(老館)開幕,不少出版社和知名作家都將參與其中,而各類的好書評獎也隨之揭曉。昨天,著名作家遲子建在北 京就收獲了兩個大獎,分別是“騰訊·商報華文好書”特別獎和“書業(yè)年度評選”的年度作者大獎。遲子建接受采訪表示,這兩年非虛構(gòu)文學特別好,而虛構(gòu)文學有 下滑的趨勢,“如果虛構(gòu)文學消失,文學就真的死了。”
七旬姜奶奶寫了四本書
昨天下午的“騰訊·商報華文好書”頒獎典禮中,滿頭白發(fā)的姜淑梅第一個上臺領(lǐng)獎,她去年出版的《長脖子女人》獲得了十大評委會特別獎。姜奶奶生 于1937年,60歲開始學寫字,70多歲寫書,從2013年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亂時候,窮時候》等三本書。姜奶奶透露,她已經(jīng)把第四本書的書稿交 給編輯了,預計2016年出版。
提到哪個故事最難下筆?姜奶奶稱她寫第一本書時,有一篇寫當年挨餓的情景,很多次難以下筆,前后差不多寫了一個多月,“那段差點餓死的痛苦回 憶,一直圍繞著我。我是不愛哭的人,實在很難過時,會放一放再寫。”她覺得自己這些年一年一個臺階,現(xiàn)在是三年級的小學生,“我不累,寫書就是玩兒。”
除了《長脖子女人》,其他九部獲得“評委會特別獎”的圖書分別是《群山之巔》《南華錄》《歷史的峽口》《我的涼山兄弟》《我的詩篇:當代工人詩典》《一尺閑夢》《正體字回家》《經(jīng)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gòu)》《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共同體》。
遲子建為虛構(gòu)文學喝彩
遲子建的小說《群山之巔》昨天一天就收獲了兩個獎項。現(xiàn)場還為讀者推薦了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
《群山之巔》寫于2015年年初,描繪了東北黑土地上一個個卑微卻有夢想的小人物。這部小說跟遲子建以往的小說不同,更加關(guān)注小人物的內(nèi)心。談 到這種變化,遲子建說:“所有的轉(zhuǎn)折可能都是不知不覺中發(fā)生,就像一個人的衰老。作品也一樣,當它漸漸長了皺紋,你是不知道的!
隨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白俄羅斯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維奇,有關(guān)非虛構(gòu)文學的談?wù)撘苍絹碓蕉唷_t子建也覺得,非虛構(gòu)文學這兩年成為熱潮,在 很多年度好書的評選中都占據(jù)了很大比例,“虛構(gòu)類文學有下滑的趨勢,可能也在于當代作家有的作品出現(xiàn)貧血。你雖然生活在這個時代,但可能在書齋的時間過 長。生活確實能給予我們很多營養(yǎng),我也很想說,鼓勵原創(chuàng)文學特別重要。我個人認為,如果過分強調(diào)和擁抱非虛構(gòu),人人都爭當思想家,也有落入另一種思想牢獄 的危險。如果虛構(gòu)文學消失,文學就真的死了。所以,虛構(gòu)為文學插上了翅膀,這雙翅膀不能折斷!
>>鏈接
年度桂冠童書獎鼓勵好編輯
由出版商務(wù)周報主辦的“年度桂冠童書”評選,如今已經(jīng)走過十年。前天在北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組委會特別頒出了10個“桂冠編輯”獎,孟麗麗、亮燕、高海潮、黃震、王蘇等知名童書編輯獲獎,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在這個領(lǐng)域耕耘了10年以上。
明天出版社的孟麗麗在講述“一個童書編輯的成長之路”時,引起了不少童書編輯的共鳴,另一位獲獎編輯王蘇說:“原來,每一位童書編輯都有一段相 似的艱辛歷程,特別是與作者溝通的過程。”王蘇透露,自己編輯沈石溪的《重返草原》時,不斷地給沈老師打電話催稿,一度讓這位“動物小說大王”換上了電話 恐懼癥,看到她的電話心里就慌。
此外,2015年的年度桂冠童書獎項分為兒童文學、兒童繪本、科普百科、勵志成長、文化歷史、卡通動漫、低幼啟蒙、多功能童書、游戲益智、創(chuàng)新 童書十個類別,共計評出了《國粹戲劇圖畫書》《詩流雙匯集》《老游戲》《極地重生》《追夢少年系列》《中國歷史故事集》《拍拍樂創(chuàng)意童書》等50部好書。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