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中新網(wǎng)北京11月28日 電(上官云) 28日下午,第34期北大博雅講壇在北京拉開帷幕。已故著名文藝理論教育家童慶炳散文集《舊夢與遠山》,亦在會上舉辦了首發(fā)式。知名作家余華提到,自己的 老師童慶炳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我覺得,基本上做過他學生的人,對他都是一樣的尊敬”。
童慶炳出生于1936年,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生前創(chuàng)作了專著《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文學審美特征論》等,以對文藝理論的研究 在學界知名。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童慶炳不止擅長研究寫作,本身也算一位作家。他曾著有長篇小說《淡紫色的霞光》、隨筆集《苦日子甜日子》等一系列作 品。
“《舊夢與遠山》是童慶炳先生唯一一部隨筆選集,十余幅珍貴照片也是首次公布。全書既有他對童年、故土和親情的緬懷,也有他青年時代外出求學游歷、教書育人的諸多回憶。文字樸拙、洗盡鉛華,但卻十分動人。”該書編者江飛介紹道。
不過,雖曾在“作家研究生班”跟隨童慶炳學習創(chuàng)作理論,但余華卻說,自己從來不知道童老師喜歡寫作,“那個時候,童老師經(jīng)常跟我們一起吃午飯,也會來我們的宿舍坐坐。他挺愿意跟我們瞎聊,卻從來不提自己寫書的事情”。
在余華的印象中,童老師對待別人十分溫和寬容,“他很是了解、容忍我們這樣一批作家們的‘不良習性’。我在畢業(yè)答辯的時候,不太懂流程規(guī)則,童老師還很善意的提醒過我”。
“我雖然在北師大讀了四年書,但在那個時候,卻跟童老師‘擦肩而過’,沒有上過他的課。童老師開了選修課之后,我身邊一大批同學都選了他的課,大家對他都是十分愛戴的!弊骷姨K童感慨地說道。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尤其對散文創(chuàng)作情有獨鐘。”江飛提到,自己大概在兩年前開始選編《舊夢與遠山》,“在選編的46篇文學性散文中,先生的真性情、真感悟得到了完全地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