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四五歲的時候,有個撿爛紙的人經(jīng)常從我家門口路過。每當他進門招呼的時候,母親便給他些薄餅、饅頭一類的吃食。后來,那撿爛紙的人便送來一些字 塊(在兩寸見方的、很整齊、花花綠綠的紙片上用毛筆楷書了很工整的字)交給我的母親,據(jù)說那些字都是他自己寫的。母親便用這些字塊教我認字。至今我還依稀 記得那些字塊裝在一個橢圓形的小鐵盒子內(nèi)。
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家胡同口有一間小人書店。那書店里絕大部分是小人書(后來叫做連環(huán)畫),只租不賣;ㄉ弦环皱X便可以租到一本,如果厚一些的要 花兩分錢。然后坐在店里或店門口的小條凳上看。像《兒女英雄傳》《七俠五義》《彭公案》《施公案》《水滸傳》等等都是在那里讀到的。家里每個月給的幾毛錢 的零花錢都做了這件事情了——交給小人書店的老板了。那時候,3分錢可以買一個帶芝麻的燒餅。
讀了這些書,主人公的名字耳熟能詳,我還能背出梁山泊108位好漢的名字和綽號。自以為得意,經(jīng)常到大人的面前說:我能背水泊梁山108位好漢的名字和綽號。大人開始不信,讓我背。但是沒有一個大人能聽我背到一半,便笑著把我打發(fā)走了。
沒有人給我背誦的任務(wù),完全是出于興趣。上中學(xué)時把《唐詩三百首》背會一多半,也純粹是出于興趣。長大了,我明白了,沒有興趣便沒有“記憶”!有了興趣,你不讓他記住都難!
上中學(xué)的時候,我看過許多“閑書”。
所謂“閑書”,就是與學(xué)校教學(xué)考試“無關(guān)”的書籍。
我家的走廊上堆著許多柳條箱。我的父親跟我說,這是李大爺(父親的朋友)寄放在咱們家的,不能動。我每天都經(jīng)過那里,從箱子前面走過。正是好奇 的年齡。有一天,趁大人不在,我悄悄打開箱蓋,沒有想到,里面全是書!中文的、外文的,大部分是教科書——幾何、代數(shù)……我才想起,我的這位李大爺是個數(shù) 學(xué)教師。除了教科書,還有些“閑書”,小說、人物傳記、民間故事……每次我就挑選總控能看懂的,偷偷拿出兩本,看完了再換兩本。
有一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本書的名字叫“北京風(fēng)物志”,里面都是北京名勝的由來和傳說。
北京有個西直門,西直門外有座高亮橋,就是為了紀念高亮為北京做出的貢獻而修的橋。傳說明朝的軍師劉伯溫有一天把年輕的將軍高亮叫到跟前說:明 天早晨,你守在西直門外,城門一開就有個老頭兒和老婆兒從城里出來。他們推著一輛獨輪車,車上有兩個木水桶。你走上去,不要說話,用長矛把水桶扎漏,轉(zhuǎn)身 就跑。
高亮問為什么?劉伯溫說:天機不可泄露!還要記住,萬萬不可回頭——
第二天,高亮早早就守在西直門外。果然,城門一開,一個老頭兒和一個老婆兒,推著一輛獨輪車走出城門。高亮走上前去,二話沒說,舉起手中的長 矛,一槍一個,水嘩嘩地從捅里噴流出來。高亮轉(zhuǎn)身就跑。只聽見背后傳來老頭的喊叫聲:小伙子呀!你為什么要扎漏我的水桶呀!高亮忍不住回頭一看,只見排天 的巨浪迎面撲來,高亮被水淹沒了。
原來那個推車的老頭兒是北海龍王,老婆兒就是龍婆。他的兩個桶里裝的就是全北京的水。他要把北京的水都帶走。高亮的犧牲留下了北京的水,也救了北京的老百姓……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書,名字雖然忘記了,但內(nèi)容已經(jīng)“爛”在我的心里了。
還記得父親曾經(jīng)買了一本《臧克家詩選》讓我讀,還說我們山東諸城老鄉(xiāng)中有兩個名人,一個是劉墉,另一個就是臧克家。所以我上小學(xué)以前就會背臧克 家的《有的人》,懵懵懂懂中,似懂非懂地誦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边@樣的詩句,似乎給我的人生價值觀奠定了基礎(chǔ)。
我在上中學(xué)的時候?qū)ξ锢碚n發(fā)生興趣,完全是從講述科學(xué)家的事跡和生平的書籍開始的,而不是從物理學(xué)本身的內(nèi)容開始的。再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那里面有很多 神奇而又有趣的東西。以我那時候的眼光來看,物理不但有縝密的邏輯思維,還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一束陽光照射三棱鏡,對面的白墻上居然出現(xiàn)了那樣絢 麗而明亮的七色彩帶(光譜);當老師用小錘子敲響了一個音叉,而另一個“毫不相干”的音叉又跟著嗡嗡作響……
大約是1978年,我在一所中學(xué)教物理課。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編導(dǎo)來找我,讓我在電視上給孩子們講一些科學(xué)常識,我思考之后,提出了一個選題叫做《香煙灰的秘密》。
我把一塊水果糖放在鐵紗網(wǎng)上,然后用火柴去點燃它,水果糖“無動于哀”。這時,我點燃了一支香煙。就在學(xué)生驚訝我為什么在課堂上抽煙的時候,我把煙灰輕輕彈在水果糖上,再用火柴去點燃它,水果糖“興奮”地燃燒起來……我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說,香煙灰是糖燃燒的催化劑。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上電視,竟讓許多人看到了。老同學(xué)問我是不是改教化學(xué)了,許多不認識我的朋友也以為我是個“資深”化學(xué)教師。說實在的,這個實驗是我在一本“閑書”里看到的。只是因為它“形象”,我很快就記住了。我沒有想到,它在這里派上了用場。
“閑書”的作用可不光如此,“閑書”有時候能把你突然帶入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領(lǐng)域,這個領(lǐng)域的知識對你現(xiàn)在接觸的領(lǐng)域又起著直接的或者潛移默化的作用。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等等也就盡在其中了。它不光對你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起作用,對你的生活也一樣有著默默的貢獻。
我的人生中有許許多多這樣關(guān)于書的記憶,書對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孩子,擁有的書籍不知道比我們小時候多了多少倍,但讀書的數(shù)量和時間似乎少多了。因此,每當有孩子到我家做客,拿起書便埋頭閱讀的時候,我就十分感動,心里斷定,這孩子長大必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