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王松:上布山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5年08月05日08:18 來源:中國作家網 王松

  ■贛南筆記·之七

  上布山不高,但很陡峭。山上是店前村的陵園。

  店前村是柏村的一個村組。柏村屬黃柏鄉(xiāng),與瑞金市北郊接壤。柏村有一片很大的森林。這里綠蔭蔽日,灌木叢生,古樹虬枝,巨藤盤繞。樹林里多是樟 樹,樹齡最長的已有300多年,胸徑將近1米。此外還有桂花、紅楓和黃檀生長其間。林中有一條小溪流過,溪水清澈見底。相傳,這些樹木還是當年柏村的先人 遷徙來這里時種下的,F在已是草木蔥蘢,一片盎然的樹林。

  通往店前村的山路很窄。雖然不遠,但還是走了好一陣。

  我來店前村,是因為一個叫謝永洪的人。幾年前,山西省五臺縣耿鎮(zhèn)松巖口村有人在網上發(fā)了一個帖子,說是有一位江西籍的軍人,曾任連長,一次為保 護松巖口村的村民,在阻擊日軍的戰(zhàn)斗中犧牲了。村民將謝永洪的尸體從戰(zhàn)場上搶回來,就埋在松巖口村后面的山坡上。這個墓至今已有70年,但一直沒有人能搞 清楚,這位連長的親人今在何處,所以英雄的魂靈也就一直無法回家。據帖子上說,這個連長的墳墓今天仍保存完好,墓碑是一塊高30公分、寬15公分的石塊, 上面刻有“江西省綏景縣店前村 抗日英雄謝永洪同志”的字樣。發(fā)這個帖子的人叫羅建新。羅建新就是松巖口村人。事后據羅建新說,他發(fā)這個帖子也是受鄰居之托。他的這個鄰居叫羅滿常。羅滿 常老人當年曾是這個連長的戰(zhàn)友。據羅滿常回憶,當年連長謝永洪原本已經帶人撤出村子,但為了保護村民,又只身返回村里,就這樣在激戰(zhàn)中英勇犧牲了。后來村 民為了感恩,決定將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當時一個村民還冒著生命危險從很遠的地方偷偷運回一口上好的棺木。但為了避開日本人的耳目,只是請石匠為英雄刻 了一通很小的石碑,然后和棺木一起埋在土里。直到20多年前,偶然在坡上挖出這塊石碑,羅滿常才確定自己連長的墓是在這里。這些年,羅滿常老人最大的心愿 就是讓老連長回家。根據碑上所記,謝永洪的家鄉(xiāng)是在江西省綏景縣。但經過多方打聽,江西省并沒有叫“綏景”的縣。于是,倔犟的老人又委托羅建新,在網上發(fā) 帖繼續(xù)尋找。這個帖子立刻被網友頻頻轉發(fā)。這時,一個網名叫“第五站臺”的網友跟帖說,這位謝永洪烈士很可能是瑞金市黃柏鄉(xiāng)柏村店前村組的人,因為瑞金在 客家話中的發(fā)音就是“綏景”,而且這個店前村里的村民也都是謝姓。這件事很快引起江西媒體的注意,并在報紙上發(fā)了消息。就這樣,終于有一天,瑞金市第二中 學一位叫謝大翔的教師,也在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

  這一次,我見到了謝大翔。這是一個很像教師的中年男人,而且看得出,應該是一個做事很認真的人。他告訴我,他就是黃柏鄉(xiāng)店前村人。當時他在報紙 上看到這個消息,立刻想起來,小的時候曾聽老輩人說過,村里有一個叫謝永洪的年輕人在1934年參加長征,后來就再也沒有音信。謝大翔這樣說著,又拿出特 意帶來的族譜,翻給我看。這本已經發(fā)黃的族譜上果然有“永洪,生歿未詳,參軍外出”的記載。謝大翔告訴我,他由此斷定,這個謝永洪,應該就是自己村里的謝 永洪。后來,經江西省檔案館和瑞金市檔案局的進一步核實,70年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謝永洪烈士,確系江西瑞金店前村人。他沒有后代,有一個弟弟叫謝永 桂,已在1990年去世。目前的親人還有一個妹妹,以及已逝弟弟的3個子女。

  這樣,就決定接謝永洪回家。

  當時親歷這件事的一個當地朋友告訴我,起初事情還有一些波折。江西這邊的有關領導和謝永洪的親人去山西的松巖口村接洽時,當地村民出于對謝永洪 的敬仰和感恩,并不同意將他的遺骨遷走,一定要留在當地,由村人繼續(xù)供奉。后經反復商談,村民才勉強同意。據這位親歷此事的朋友說,當時打開謝永洪的墓 穴,所有在場的人都大感意外。這個墓由于當時的原因,表面并不起眼,但從墓穴里的棺木看,當年應該是厚葬的。而且由于當時的種種歷史原因,謝永洪所在的部 隊軍容很好,因此骸骨身上的軍裝依稀可辨,軍服上的帽徽、領章和紐扣也還完好。

  我終于來到店前村。村長帶我來到村里的謝家祠堂。贛南由于多是客家人,宗族觀念很強,所以幾乎每個村莊都有自己家族的祠堂,有的還不只一座。此 時,這座古老而又寬敞的謝家祠堂顯得空蕩蕩的。在享堂正面的墻壁上,還可以看出祭祀的痕跡。村長告訴我,當時是按客家人的傳統(tǒng)習俗將謝永洪接回來的,就在 這個祠堂里舉行了儀式。這是一個驚動了兩省的儀式,當時來了很多人,場面非常隆重。傳統(tǒng)儀式結束后,又舉行了追悼會。

  謝永洪的遺骨,就這樣被送上了上布山……

  上布山離店前村還有一段距離。這邊的山路更加難走。我來到上布山上,發(fā)現這里的風景很好,視野也很開闊。陵園是店前村的公墓,在一面坐東朝西的 山坡上。村長告訴我,這在客家人看來應該是最好的方位。山坡下面,與對面的山崖形成一個峽谷,谷底是一片很大的水面。岸邊長滿茂密的樹木,有很多色彩鮮艷 的山鳥鳴叫、飛翔。

  沿著臺階朝山上走去,在一個不太顯眼的位置就看到了謝永洪的墓。這個墓修葺得很簡樸,只有一通不大的黑色花崗巖墓碑。從碑上的字跡可以看出,應該是他的侄兒們?yōu)樗⒌。謝永洪沒有后代。他當年捐軀時,只有24歲。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