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由中央宣傳部和中國作協(xié)聯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座談會”,這是一次囊括創(chuàng)作、出版、評論的兒童文學“全生 態(tài)”會議,將為中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會議剛結束,7月12日,由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舉辦的全省兒童文學作家班開班,邀請了王泉根、朱自強、 劉緒源、曹文軒等多位兒童文學評論家、作家來傳道授業(yè)。
進入新世紀,我國兒童文學的原創(chuàng)生產與出版?zhèn)鞑ミM入了跨越式發(fā)展的階段,我國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作品呈現出良性發(fā)展、多元共生的態(tài)勢,長期從事兒童文 學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協(xié)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在講座中從五個方面梳理了新世紀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分類以及藝術嬗變,為兒童文學發(fā)展 的今天與明天“把脈”。
“雙軌并進”:“為誰寫”“為誰出”的定位意識越來越明確
王泉根說,在傳媒多元、網絡游戲動漫影視爭搶讀者的當下,文學生產包括兒童文學必須將文學品質與讀者接受作為自己的目標,堅持文學的多樣化與藝術性,“雙軌并進”正是當下兒童文學選擇的清醒策略。
何為“雙軌”,他指出:一是指主要為中學生年齡段服務的典型化文學,二是指主要為小學生年齡段服務的類型化文學。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區(qū)分,但兒童文學作家與出版人“為誰寫”“為誰出”的讀者定位意識已是越來越明確。
談到“典型化”的兒童文學,他說,實際上是指我們久已習慣了的“傳統(tǒng)”精致化創(chuàng)作路數,以堅守作家主體意識為標榜,以文學素養(yǎng)較高的初中學生為 主要讀者對象,青春、校園、成長、情感是其主要藝術元素。他舉例:近年原創(chuàng)出版物中,有的作品產生過較大影響,發(fā)行量超過數十萬冊。長篇小說有張之路的 《千雯之舞》、黃蓓佳的《你是我的寶貝》、秦文君的《賈梅日記》、王巨成的《震動》、谷應的《奇遇淡路夢》、張國龍的《梧桐街上的梅子》、陳柳環(huán)的《蘿鈴 的魔力》、牧鈴的《影子行動》、鄧湘子的《像風一樣奔跑》。長篇童話如金波的《開開的門》、湯素蘭的《奇跡花園》、李東華的《豬笨笨的幸福時光》。明天出 版社打造的“獨角獸叢書”已推出常新港的《五頭蒜》、薛濤的《虛狐》。
王泉根分析,以小學生為主體接受對象的類型化作品有兩種主要形式,一是“校園接龍類”,這類作品緊貼小學生的校園生活與心靈世界,注重“感動當 下”的時代性、可讀性、藝術性的融合,陽光、情趣、幽默、互動是其重要藝術元素,其特征是“糖葫蘆串”的故事情構,圍繞一個主角展開的“眾星捧月式”的人 物譜系,以多部連續(xù)性作品“接龍組合”的系列“小長篇”小說形式呈現。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河北少兒出版社的《郝月梅幽默兒童小說系列》、外研社郁雨君的 《辮子姐姐男孩系列》、葛冰的《異能小子樂小天系列》、王勇英的《搗蛋雙胞胎系列》、趙靜的《鬧的都是小別扭系列》,福建少兒出版社的商曉娜《拇指班長系 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楊筱艷《綠綠的小螞蚱系列》,海豚出版社的張菱兒《糗事一蘿筐:卜卜丫丫系列》等。
類型化作品的第二種形式是“題材規(guī)范類”,近年的代表性出版行為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傾力打造的“中國原創(chuàng)冒險文學書系”。該書系將“原創(chuàng)冒險、 魔幻、偵探、推理、探險、懸疑、科幻等多種類型文學作品”匯于一體,以“激發(fā)少年兒童的想象力,增強推斷力,提升閱讀興趣,砥礪膽識勇氣”為目標,已出版 《李志偉冒險小說系列》4種、《蕭葇魔幻小說系列》4種、《牧鈴驚險小說系列》2種等。
現實主義精神與“農民工子弟文學”
王泉根說,現實主義是百年中國兒童文學的主要創(chuàng)作思潮,這一精神即使在《哈里·波特》《雞皮疙瘩》《冒險小虎隊》等充滿魔幻、驚悚、刺激元素的 西方幻想類作品風行的當下,依然被堅定在定格在中國兒童文學的美學坐標上。當下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亮點有二:一是關注重大生存災難,二是關注“三農” 問題,前者為“地震兒童文學”,后者為“農民工子弟文學”。
“農民工子弟文學”是事關近年農民工這一社會群體下一代的重中之重。王泉根說,“農民工子弟文學”可以分為“農村留守兒童”與“進城務工的農民 工子弟”兩大類!傲羰仡悺弊髌逢P注仍在農村的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心理孤獨問題乃至由此誘發(fā)的社會問題,這些作品緊貼現實的中國土地,揭示留守兒 童的生存困境與精神掙扎,與他們一起歌哭嬉笑,有苦難,有困惑,有憧憬,有希望,也有溫暖與陽光!斑M城類”作品更多關注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弟的教育問 題,從教育機會的獲得到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從打工子弟學校的艱難生存到社會各界的無私援助。
關于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近年還涌現了一批表現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王泉根舉例,有薛濤以東北名將楊靖宇溶血抗戰(zhàn)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滿山打鬼 子》《情報鳥》,毛蘆蘆以江南水鄉(xiāng)抗戰(zhàn)為背景的《柳啞子》《絕響》《小城花開》小說三部曲等。他介紹,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抗 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為了紀念這個偉大而神圣的日子,2014年4月,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長江少年兒童出版集 團在北師大共同主辦了“烽火燎原原創(chuàng)少年小說筆會”,邀請張品成、張國龍、薛濤、牧鈴、肖顯志、李東華、汪月琀、韓青辰、劉東、毛云爾、趙華、毛蘆蘆等兒 童文學中青年實力派作家,共商加強抗日戰(zhàn)爭題材原創(chuàng)少年小說的創(chuàng)作,倡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這套叢書八本,最近己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集團出版,其 中,湖南作家就有牧鈴和毛云爾,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分別是《少年戰(zhàn)俘營》和《走出野人山》。
生態(tài)文明背景下動物小說的升溫
動物文學、生態(tài)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出版近年受到高度關注,動物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由一批實力派作家在支撐著藝術格局。
王泉根說,動物小說是動物文學的重要品種,較之其他文學樣式,動物文學更直接更有力地指向生命存在的價值、奧秘和瑰麗,指向關于競爭、共生、再 生、自生等天人關系的生態(tài)思維,指向關于生命、關于生存、關于地球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指向關于力量、意志、挫折、磨礪等少年兒童精神成人的根本性 命題。因而動物文學是少年兒童的重要精神鈣質,發(fā)展繁榮包括動物小說、大自然文學、少年環(huán)境文學在內的生態(tài)文學創(chuàng)作,正在成為新世紀兒童文學的重要趨向。
提到近年動物小說原創(chuàng)新作佳構不斷,王泉根說,重要的作家有牧鈴的《荒野之王》《艱難的歸程》《叢林守護神》三部曲,黑鶴的《草地上的牧羊犬》《馴鹿之國》《黑狗哈拉諾亥》《狼谷的孩子》等。
讀者定位的“下移”與本土原創(chuàng)圖畫書的上升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近年,整個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與出版有明顯的“定位下移”趨向,即服務小學生的童年文學與幼兒園小朋友的幼年文學,從原創(chuàng)、引進到出版,已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這是王泉根研究中一直關注的。
他說,這種“定位下移”的趨向,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作家的目光下移,主動轉身。當年一批擅長少年文學的實力派作家,近年創(chuàng)作了一批品質不俗 的小學生題材作品,如曹文軒的《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張之路的《彎彎》、彭學軍的《奔跑的女孩》。二是幼兒文學創(chuàng)作佳作不斷,鄭春華的低幼童話《風鈴小 屋》、《香噴噴的村莊》,董宏猷的長篇幼兒小說《“好大膽”與“好小膽”》、《一年級的小豆包》,蘇梅的《恐龍媽媽藏蛋》等小花仙系列作品,李珊珊的幼兒 散文《丘奧德》《今天明天》以及呂麗娜、肖定麗、英娃等作品,在拓展幼兒文學的藝術空間與審美表達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豐富了幼兒文學的創(chuàng)作經驗。
談到作為幼兒讀物重要載體的圖畫書,王泉根說,近年除了繼續(xù)引進國外產品外,在打造本土原創(chuàng)讀本方面出現了轉機,甚至突破。其中貢獻最大的是中 國少兒出版社低幼中心推出的《中國原創(chuàng)圖畫書》100種,作品精選100位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的佳作,從題材、構畫、人物造型到色彩運用,完全是十足的 中國文化、中國題材、中國風格。這些作家的雄心是:要讓中國孩子從小看著完全中國本土化的圖畫化長大,而不是只有歐風美雨,他們的作品力圖體現中國圖畫書 與西方審美標準不一樣的特質,即“注重神而忘形、萬物有情,注重內在的音律節(jié)奏、氣韻生動、虛實相生”。
原創(chuàng)幻想文學出現新常態(tài)
在中國,盡管世紀之交曾有過“大幻想文學”的旗號與出版品,但真正出現幻熱文學的創(chuàng)作熱,則是在最近三四年間。王泉根分析其重要原因,是互聯網 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所帶動的網絡文學的勃興,網絡的虛擬性、互動性、即時性為如同夏雨后瘋長的野草般生成的幻想文學找到了最合適的平臺與契機。這也是為什么“大 幻想文學”在世紀之交難成氣候的原因,因為當時網絡寫作還處于起步與嘗試階段。
王泉根認為,當今正是幻想兒童文學得以一展身手、大展宏圖的時候;ヂ摼W搭建的網絡幻想平臺,西方《魔戒》《哈利·波特》等的多年持續(xù)影響,新 世紀兒童文學在童話、幻想小說、兒童科幻小說、動物小說等文體積聚起來的創(chuàng)作經驗與藝術更新,尤其是兒童文學的受眾——廣大少年兒童對幻想性文學作品饑渴 的需求,文學界、教育界、出版界呼喚兒童精神素質并倡揚“保衛(wèi)想象力”.......當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幻想兒童文學的出道與出彩已是呼之欲出、水到 渠成、順利成章的事了。比如2014年4月,“首屆大白鯨世界杯原創(chuàng)幻想兒童文學獎”在大連舉行頒獎,獲獎的19部作品集中展示了當今幻想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 藝術追求與觀念更新,體現出老中青三代作家在同一時段中對幻想兒童文學的主題內容與審美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藝術勘探與實驗,全方位呈現了當今幻想兒童文學的 四種基本藝術形式及其審美特征,即:一是以科學和未來雙重進入現實為特征的科學幻想,二是將幻想直接描準社會百態(tài)與現實情緒的人文幻想,三是以原始/兒童 思維為幻想基準的童話幻想,四是以遠古神祇、始祖、文化英雄或神圣動物及其活動為敘事的神話幻想。
肯定近年我國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生產良好態(tài)勢的同時,王泉根指出存在問題:首先是同質化、平庸化傾向,有些類型化作品一動筆就是四五本,難免注水、速 成。其次是文學的個性化藝術風格欠缺,一些作品在語言和敘述上驚人的相似,陷入套路,缺失“自己的美學”。再次是近年難得一見讓人拍案叫好、可稱“經典” 的大作品,難覓“出頭鳥”。他鼓勵湖南兒童文學作家,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只要自強、自勵、自律,相信湖南作家一定能為新世紀兒童文學發(fā)展繁榮再立新功。
人物鏈接:
王泉根教授簡介:(1949——),浙江上虞人。1965年7月于浙江上虞縣章鎮(zhèn)中學初中畢業(yè)。1982年1月于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 業(yè),1984年7月于浙江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杭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84年7月到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1990年由講師破格 晉升教授。1998年11月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會出版基金評審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 特殊津貼專家,亞洲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研究。著有《現代中國兒童文學 主潮》《中國姓氏的文化解析》等十余種著作。曾獲國家圖書獎(2001)、首屆(1995)與第三屆(2003)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特殊貢獻獎(1990)等。曾先后指導26名博士生(其中有5人來自日本、新加坡以及臺灣、香港地區(qū))、40名碩士生。獨立承擔和主持2 項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3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五”、“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
作者簡介:沈念,男,1979年出生,大學文化,現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作協(xié)青年文學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作協(xié)散文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岳陽市文聯委員,多次參加由省內外作協(xié)或文學刊物組織的文學筆會活動!拔膶W湘軍五少將”之一。
2000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曾在《十月》、《芙蓉》、《天涯》、《大家》、《鐘山》、《莽原》、《青年文學》、《小說界》等文學刊物發(fā)表中短篇小 說、散文和詩歌。作品入選《旗——2005中國青春文學風云榜》、《新散文十五家》、《布老虎散文》、《新散文百人百篇》、《散文年度精選(2003 年,2005年卷)》、《2004年中國青春文學作品精選》、《2006散文隨筆新選》2008年中國散文佳作榜等20余種選本。 《時間里的事物》(2008年卷散文集)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段乃噲蟆贰ⅰ段膶W報》、《羊城晚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長江信息報》 等曾作個人事跡專版、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