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青詩選》封面。
被網友視為“廢話體詩歌”的“烏青體”,最近再度走紅,《烏青詩選:天上的白云真白啊》也隨之出版上市。不少網友表示烏青的詩廢話連篇,讀不 懂,但這絲毫沒有阻止“烏青體”越來越火的步伐,“廢話真火”也成了網友的調侃語,從而引發(fā)了口水大戰(zhàn)。有人為了捍衛(wèi)“詩歌的尊嚴”嘲諷、辱罵烏青,烏青 發(fā)微博自嘲“專注被黑15載,越來越烏青”。但韓東、楊黎、趙麗華、周亞平等詩人力挺支持,著名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也在知乎網發(fā)表了長文聲 援烏青。詩歌評論家、《揚子江》詩刊執(zhí)行主編子川則表示,應警惕對“當下性”的關注。他認為,當下性的東西,需要時間去過濾。 揚子晚報記者 蔡震
烏青體是不是“廢話詩”?
蔣方舟:寫出來不是為被看懂
11月2日,某出版公司資深編輯在微博中發(fā)了烏青一首詩歌《白毛男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男人/強奸了一個女人/然后逃到山里/成了可怕 的白毛男//這個故事告誡/我們男人/不要強奸女人”,并質問了烏青詩選《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的出版商:“想問讀客公司,這確定是一本書,詩集,而不是廁 紙嗎?廁紙都嫌臟。這樣的東西也能出版,真是又神奇又悲哀!
第二天,烏青轉發(fā)了該微博稱:“悲哀。”網友紛紛圍觀,引發(fā)了各界人士的激烈討論。有人表示這本書不該出版,并強調“這不是詩歌”。不到一周時 間,大批網友紛紛模仿“烏青體”!翱荚,今天好傷心/真的好傷心/真的特別非常傷心——”、“今天的天氣真冷啊/真的,很冷很冷/非常冷/非常非常十分 冷/特別冷特冷/極其冷/賊冷/簡直冷死了/啊——”,更有網友總結說:“什么是‘烏青體’詩歌——廢話多說幾遍!甭暦Q這樣的詩歌自己一天可以寫一百 首,還有網友表示要集體抵制,捍衛(wèi)“詩歌的尊嚴”。
近日,“烏青體”引發(fā)爭議之后,就連目前最受關注的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也按捺不住,在知乎網發(fā)表了長文支持烏青。“我挺喜歡烏青 的詩的,”蔣方舟說道,“我猜測,讓烏青寫海子式的、汪國真席慕容之類,我在佛前面求了幾百年之類的詩,他也能寫,只不過對于語言,他有其他的野心。他要 超越語言。”她還說:“看不懂就看不懂,因為它被寫出來,也不是為了被看懂的!
事件爆發(fā)幾天后,曾經風靡一時的“梨花教主”趙麗華表示,面對她和烏青的詩歌大驚小怪冷嘲熱諷,是閉目塞聽。中國第三代詩人、“廢話派”詩歌代表人物楊黎則鼓勵烏青爭取得到理解。著名作家韓東在微博上發(fā)文,認為烏青是天才,且有持續(xù)的專注力,這點不得了。
事實上,“烏青體”并非第一次受到關注,早在2012年,中國香港詩人廖偉棠就對烏青作了評價:“這樣的詩的唯一價值就是顯示作者語言的貧乏程度已經達到極限。這不是實驗也不是前衛(wèi)。”
是否是自費出版?
出版商:不是,我們認為有價值
大家討論的烏青,都是網絡上那個寫《對白云的贊美》《白毛男的故事》《雞會難過》的詩人,真實的烏青是怎樣的呢?經過記者幾番了解,終于與烏青取得了聯(lián)系。
現(xiàn)在的烏青,在云南大理寫詩生活。他說他寫詩已經寫了十幾二十年了,爭議從來沒有少,他早就習慣了,他希望會有更多的人理解他。他透露,自己開 了一家名叫“這里有詩”的網店,售賣自己的手寫詩和相關周邊產品。他很樂意于與大眾分享詩歌,覺得很美好!霸姼鑼δ銇碚f,它到底是什么?”面對記者提 問,烏青回答:“這分兩說,詩是我追求和探索的東西。詩意則是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需求,像空氣和水一樣的必需!
很多人猜測《烏青詩選:天上的白云真白啊》這本書是烏青自費出版,甚至有網友稱現(xiàn)在的出版商為了錢已經沒有底線。對此,記者采訪了該書的編輯馬 伯賢。他告訴記者,近日不斷被詢問烏青詩集該不該被出版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非常有必要’。”他還否認烏青自費出版,“我們出版這本書,完全是認為它 具有很大的出版價值,是詩歌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至于烏青詩歌引起口水大戰(zhàn),他非常樂觀,“短短幾天,有那么多人討論詩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關于烏青的詩是不是詩,對普通網友來說這個問題太大,他們對詩歌的認知足不足夠去判斷‘是不是詩’這個問題很值得商榷!
經典 烏青體
《對白云的贊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極其白
賊白
簡直白死了
啊——
那些火爆一時的
廢話詩
“羊羔體”
2010年,隨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的公布,詩歌獎得主、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的作品《徐帆》,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戲稱車延高的詩為“羊羔體”,并在網上掀起仿寫高潮!把蚋狍w”的叫法來源于車延高的名字,“羊羔”為“延高”二字的諧音。
《徐帆》(節(jié)選)
徐帆的漂亮是純女人的漂亮
我一直想見她,至今未了心愿
其實小時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墻之隔
她家住在西商跑馬場
那邊,我家
住在西商跑馬場這邊
后來她紅了,夫唱婦隨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梨花體”
2006年8月,女詩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曾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詩歌評委的趙麗華寫過的一組即興詩,被人發(fā)到網上。網絡上很快出現(xiàn)了“惡搞趙麗華詩歌事件”,更有好事者取“趙麗華”名字諧音,逐漸形成一種名曰“梨花體”的“詩歌流派”。
《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專家 是否好詩時間來檢驗
對于“烏青體”的走紅,詩歌評論家、《揚子江》詩刊執(zhí)行主編子川認為,如今是多元化表達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和感受,因此他表示,對于 個人表達的方式,無可非議,但把握分寸非常重要。至于這類“廢話詩”是否有意讓人們不再將詩歌與高貴的精神、唯美的意象、深度的抒情、別致的意境等畫等 號,子川覺得很難判斷,不能簡單地下定論,“這涉及到詩歌的標準,很難判定。有一點,詩文界定,古人早就說過,文章千古事。文可以穿越時空,是不是好詩, 時間可以來檢驗!
“烏青體”詩歌,幾乎剔除了詩歌語言所有可能隱喻、象征、引申的可能,讓日,嵭嫉纳罴淳盎蛩装椎膶υ挸蔀樵姼璧墓趋馈V链耍姼鑼懽鏖T欄降 低,是否對當下復興詩歌有積極意義?子川并不這么看,“其實大家都是在關注一種時尚,一種流行。應警惕對當下性的關注。我看力挺的人未必自己會去寫這樣的 東西,當下性的東西,需要時間去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