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陳繼明:我的《人民文學》退稿史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4年11月03日09:57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陳繼明

  我的寫作史,差不多就是給《人民文學》的投稿史,甚至更是《人民文學》的退稿史!度嗣裎膶W》編輯中給我退過稿的,有李敬澤、寧小齡、徐則臣三人。

  我給李敬澤投稿的時候,還沒有網(wǎng)絡,所以我每次收到李敬澤的退稿,同時還會收到他的一封退稿信。一般是一頁紙,五六行字,一個大大的簽名。內容總是簡明扼要,直接指出稿子的問題,一點不拐彎抹角。大部分時候,李敬澤的退稿信都像一面照妖鏡。凡是我心里犯嘀咕、打算瞞天過海的地方都被他發(fā)現(xiàn)了。每次接到這樣的退稿信,我都會盜汗不已,不是因為收到了退稿,而是因為對退稿信的深深折服。

  李敬澤后來做了副主編、主編,我就開始給寧小齡投稿。這時候有了網(wǎng)絡,我的郵箱里仍然保存著寧小齡的好幾封退稿信。我印象中,寧小齡的退稿信更不客氣,更兇狠,而且往往含著一定程度的恨鐵不成鋼,只差勸你改行了。收到他的退稿信,我沮喪和絕望的程度,遠遠超過李敬澤。和寧小齡相比,李敬澤倒顯得有些慈祥了。后來我認識了寧小齡,和他喝過幾次酒。他酒量不大,喝到微醉就不喝了,他說不喝,別人也不灌他。他總是面帶笑容,似乎正是用笑容完成拒絕的。果然,事后回憶起他的笑容,我總覺得那其實是一種冰冷,一種“人民文學式的冰冷”。把李敬澤和寧小齡放在一起看,區(qū)別倒又不大了,前者是慈祥的冰冷,后者是冰冷的慈祥。

  等寧小齡做了副主編,我又開始給徐則臣投稿,我和徐則臣都曾師從于北大曹文軒教授,所以我就成了徐則臣名義上的師兄,我給他投稿時,就顯得沒那么緊張了,但徐則臣本人卻是出色的小說家,因而不緊張是假的。徐則臣對稿子的態(tài)度通常有三:一是直接說“我喜歡”;二是沒態(tài)度,哪怕發(fā)表了,也始終不說好,也不說壞——這種情況,我估計,身為編輯的他認為可以發(fā)表,身為小說家卻不見得欣賞;其三,當然就是退稿了,他和作者之間可能有惺惺相惜的情結,他會打電話或發(fā)短信說一些策略的話,一句兩句,點到即可。另外,有些稿子雖然退了,徐則臣仍然會說:“我喜歡這個稿子。”

  我是一個成長緩慢,作品欠豐,但又始終在寫的作者,能夠堅持寫到今天,仔細想來,《人民文學》恐怕是一個重要的精神力量,偶爾在《人民文學》上露露面,就有信心認為自己還可以繼續(xù)寫下去。所以,我打心眼里感謝《人民文學》,感謝《人民文學》的每一位編輯,有你們在,我還會繼續(xù)寫下去。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