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圈引起廣泛關注和期待的米蘭·昆德拉最新小說《慶祝無意義》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精裝定版開始全國范圍內發(fā)售。7月29日,米蘭·昆德拉最新小說《慶祝無意義》的新書發(fā)布會在上海舉行,本書的翻譯、傅雷翻譯出版獎得主馬振騁在發(fā)布會上詳細敘述了自己翻譯這部小說的感受。
首版實為意大利文版
《慶祝無意義》是昆德拉用法文寫作的第四部小說,也是昆德拉的第十六部作品。對于自己的“作品”,昆德拉有著嚴格的界限定義,他說“作品”是圍繞一項美學規(guī)劃所進行的長期工作的最終成果,是要剔除所有那些練習式的、不成熟的、應景的文字!稇c祝無意義》作為昆德拉在長達十年的空白之后創(chuàng)作的最新小說,借用法國伽里瑪出版社的說法,是昆德拉“全部作品的出人意料的概括。一個奇特的概括。一個奇特的收尾”。
記者從出版方上海譯文出版社了解到,此次中文版《慶祝無意義》的推出,尚在印廠就已經加印。上海譯文出版社市場部徐玨告訴記者,今年4月,米蘭·昆德拉最新小說《慶祝無意義》在法國出版,此時距離他的上一部小說《無知》寫成已有十余年!稇c祝無意義》的首個版本其實是意大利文版,2013年11月悄然在意大利面世,當時卻應昆德拉要求秘而不宣,低調出版。直到今年4月,法文原版問世之后,才正式開始全球出版的進程。作為歷年諾貝爾文學獎奪獎呼聲最高的作家,昆德拉在其85歲高齡寫就的這本新作備受矚目。短短一個多月,該書在法國已重印五次,銷量超十萬冊。
書名帶來很大困惑
《慶祝無意義》的書名,似乎與昆德拉以往的作品頗有區(qū)別,歡樂、戲謔的意味更為濃厚。作為昆德拉第一部法文小說《慢》的翻譯,馬振騁坦言翻譯《慶祝無意義》的書名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困惑,“我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譯的,是看了整部書以后,才確定應該這樣譯。現在這樣一個書名,是相當冒風險的,跟昆德拉以往作品的名字給人的印象有區(qū)別”,馬振騁表示,從語言來說,法文字面直譯“父親的愛”,其實里面一個意思是對父親的愛,還有一個意思是父親對你的愛,“昆德拉所說的是要慶祝的是什么呢?慶祝的是生命中的無意義。如果我翻譯成‘無意義的節(jié)日’,讀者可能以為是某個節(jié)日沒有什么意義。表面上看沒有什么不好,但體會不出昆德拉想表達的意思!
馬振騁非?粗貢姆g,他提到此前翻譯《人都是要死的》,“我二十幾年前翻譯的波伏瓦的作品,那個時候語言不像現在這么直白,當時編輯說要用‘人皆有死’,也好理解,二三十年前人們更習慣用文縐縐的語言?晌耶敃r說,這不是當下法國人用的語言,不能這樣譯。經過這么多年,再看《人都是要死的》這個書名,倒是更契合當前的漢語語境了!瘪R振騁說,很多書名,乍一看不習慣,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是大家常用的說法,但聽習慣了,而且隨著對書中內容的感受,就都覺得好了,而更重要的是,不這樣譯,不能表達準確的意思。
“無意義”才是生活的本質
而對于書名的這個“無意義”,馬振騁認為,放到全書內容中去理解,是說我們的生活、人生、世界,發(fā)生的一切事情沒有什么絕對的意義。而“無意義”,是生活的本質。但是你們不要輕易排斥它,要認識它,而且要愛它,要學會去愛它。
馬振騁表示,在我們一生中間,“無意義”時時刻刻陪在我們身邊,即使在人家都看不到的地方,“就是大苦大難、血腥斗爭或者恐怖的時候,因為那些時候大家的口號是很響亮的,為了什么主義,為了什么偉大、崇高的目標而奮斗,其實到后來,回過頭來再看,看看世界上那么多地方,各種的榜樣,變成什么樣了?所謂的意義其實不存在!
“像米蘭·昆德拉這樣,歸根結底,為生活做出了很多犧牲,最后認識到,人們通常所以為的‘意義’其實不存在了。當認識到生活本身無意義的時候,似乎應該是很愁苦、很悲觀、很憂郁、很低沉,是這樣嗎?不,應該有好心情,這樣才能看到在所謂的‘意義’之外這個世界有趣的一面”,馬振騁說。
喜劇性寫作貫徹了他一生
對于在昆德拉85歲高齡之際寫就的《慶祝無意義》是否與此前作品有風格出入,馬振騁表示,“在我看來,一個人的一生往往是一以貫之的,你要他八十幾歲寫的東西跟前面很不一樣,這是不大可能的。好比畫畫一樣,風格雖然有一些改變,但總的來說還是延續(xù)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馬振騁表示,就像昆德拉寫《慢》的時候一樣,他妻子跟他說,你這個小說里面沒有一句正經話,的確是這樣的,“昆德拉年輕的時候,就是喜歡開玩笑,在院子里面跟小姑娘一起打鬧,他媽媽就在窗戶這邊叫,快回來,不要跟人家鬧了,就是這樣。這一點放進了小說里面,而且貫徹他一生。他這種喜劇性的態(tài)度從寫作上來說也是很新穎的。”
與昆德拉之前的小說相比,《慶祝無意義》在各個面向都沿襲了昆德拉式的特征。在形式上,昆德拉在音樂與文學上玩過界,將文字經緯演奏成一支賦格曲;在結構上,他依然無法回避那種復調與對位圍繞的、對數字七的原型迷戀。記者 謝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