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廖偉棠
今年的香港書展進入尾聲。記者觀察到,今年香港書展,香港本地作家活躍者,除了年度作家董啟章,廖偉棠算是其中一個。香港書展為他安排了關(guān)于 “香港文學”的個人講座、作家作品朗讀會等活動。廖偉棠的經(jīng)歷,可以說代表了一批香港年輕寫作者:出生在內(nèi)地,但小時候就去到香港,寫作體裁豐富多樣。香 港青年一代寫作者的狀態(tài)如何?昨日,記者采訪了兼具詩人、攝影師及評論家等多重身份的廖偉棠。
廖偉棠,男,1975年出生于廣東新興,后移居香港;是香港作家,現(xiàn)代派詩人、攝影師,自由撰稿人;1991年開始詩歌寫作,其后涉獵散文、小 說、戲劇、評論等范疇,曾出版詩集《苦天使》、《波希米亞行路謠》,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zhàn)爭游戲》,攝影及雜文集《我們在此撤離,只留下光》,攝影集 《巴黎無題劇照》、《孤獨的中國》等;曾經(jīng)旅居北京很長一段時間,不過最近又回到了香港。廖偉棠說:“回到香港的原因是,覺得北京沒那么好玩了,另外在北 京攻讀碩士的妻子畢業(yè)了,也想換個環(huán)境!
對于自己寫作的多重身份,廖偉棠認為是“互補”。“寫詩,是我的文學理想,但這個時代變化太快,很多東西是詩歌無法處理的東西,評論就能及時作 出反應(yīng)。”廖偉棠說,紀實攝影也是他對社會作出反應(yīng)的一個方式,“我在北京的時候,去了很多人不會去的小地方,很多新聞不會關(guān)注的地方,那里的人和事更真 實。香港作家寫內(nèi)地,我可能是最深入的一個!蓖瑫r,廖偉棠坦言,其實身份多重不容易出名,“但我不考慮這個,我的書永遠都是小眾。相反,我喜歡自己目前 這種狀態(tài)!
“這些年,一大批臺灣作家進入大陸,出版作品,非常熱鬧,相比之下,香港作家就沒那么引人注目!庇浾邌柫蝹ヌ倪@是為什么?廖偉棠說:“這和香 港這個城市有關(guān),香港人的性格就是羞澀、內(nèi)向,比如董啟章,他的作品有足夠分量,但就是沒有被足夠重視。香港作家喜歡被忽略!
談到香港作家,廖偉棠繼而談到香港青年作家的寫作!跋愀勰贻p人的寫作非常蓬勃,他們找到了身份認同,認為香港是我的家園,我的寫作要記錄香港,要為香港發(fā)聲。他們的寫作入世,具有建設(shè)性,敢于直面社會問題,非常值得期待。”記者 鐘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