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余秋雨:中華文化嚴重缺乏公共意識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4年06月19日16:09 來源:西安日報

  余秋雨在演講

  “中國當下在國際中的境遇就像是一個巨人來到陌生的地球村,大家都知道巨人從很遠的地方來、體量很大,但對巨人的性格和脾氣卻很陌生,從而產(chǎn)生 了恐慌,而這種恐慌是從文化開始!弊蛱,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應(yīng)省委宣傳部之邀來到西安,為陜西百名青年文藝家培訓班的學員授課,用三個小時的時間梳理 “中國文脈”,并表示消除文化隔閡正是文化工作者的責任。

  ■記者 肖雪/文 李明/圖

  打通中國文脈的“穴位”

  什么是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而在文化學者余秋雨看來,“文化就是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體,而且一切文化都將沉淀為集體人格,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痹诮庾x了什么是文化后,余秋雨以時間為順序,梳理了中國文脈。

  余秋雨將中國文脈比喻成氣,給出了幾個關(guān)鍵點,并將這些關(guān)鍵點比喻成人體的“穴位”。他認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沒有湮滅的文明 就是中華文明,“公元前五世紀是人類智能的軸心時期,那時中國有孔子、孟子、莊子等諸子百家,其他文明產(chǎn)生了蘇格拉底、阿基米德這些最具智慧的人。但不同 的是,希臘的智慧主要是研究人和物、人和自然的關(guān)系,印度是研究人和神的關(guān)系,而中國則是研究人和人的關(guān)系!庇嗲镉瓯硎荆@些人的智慧正是今天人類文明 的基礎(chǔ)。

  進入秦漢之后,秦始皇用長城將農(nóng)耕文化和游牧民族分開,中國文脈得以保護和加持。而到了公元7世紀到9世紀,余秋雨說:“當時的長安,也就是我 們現(xiàn)在所處的西安,成為那時全人類文明的制高點!彼未院,中國文化的主要力量從黃河流域轉(zhuǎn)向長江流域,中國文化也從朝廷關(guān)注史轉(zhuǎn)變?yōu)槿裆鷳B(tài)史。關(guān)漢 卿、王實甫、紀君祥等戲劇家在元代迅速涌現(xiàn),填補了中國文化沒有戲劇的空白!安恍业氖堑搅嗣髑鍟r代,專制主義使我國在歐州文藝復興的時候走向衰敗,世界 東西方文化力量發(fā)生了偏移。”

  在時空上都要有開闊意識

  作為著名的文化學者,余秋雨的講座雖然內(nèi)涵深刻,但聽來卻通俗易懂,一口吳儂軟語也極具親和力。雖然昨天是面向陜西百名青年文藝家的培訓講座,但還是有大批文學愛好者和余秋雨的粉絲特意趕來,整個禮堂內(nèi)座無虛席。

  在梳理了“中國文脈”后,余秋雨還總結(jié)了中華文化的優(yōu)勢與缺陷。他認為中華文化從來沒有遠征與侵略,奉行“三道”——君子之道、禮儀之道和中庸之道,但他同時也沒有諱言中華文化的缺陷,比如“嚴重缺乏公共意識,嚴重缺乏實證意識,嚴重缺乏有序意識。”

  講座結(jié)束之際,他對參加此次培訓班的陜西青年文藝家寄語,“作為一個站在西安的文藝家,更要有開闊的意識,不僅時間上要開闊,空間上也要開闊。任何祖先留下的光榮都是由后來的創(chuàng)造才能帶來新的光輝,我們不要過多強調(diào)地域文化,要具有更大的視野!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