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林青華:我有一個書房和我相處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10月03日08:10 來源:南都網(wǎng)

   林青華在書房。

   林青華的譯著。除了文學作品,還有一些暢銷書。

   1992年花城社版“20世紀外國文學精粹叢書”是范漢生、林青華策劃和責編的,影響至今不衰。

   林青華

   廣東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翻譯家。譯作包括谷崎潤一郎《夢之浮橋》、夢枕貘《陰陽師》、東野圭吾《悖論13》、松本清張《點與線》等。

   林青華家在十二樓,從陽臺望出去,視野開闊。上下兩層的空間可以說寬敞,但每個房間都被他的書“蠶食”了些許空間。“少年時代的精神和物質(zhì)都是極度匱乏 的,現(xiàn)在有能力去買書,就有點失控!彼麑ψ约旱摹百I書欲”有反思:“愛書應該愛得比較自然一點。愛書人的愛是比較寬廣的!

  不少藏書來自舊書店

   今年是林青華忙碌的一年,已經(jīng)翻譯完成4本著作,不久前出版的青山七惠《我的男友》、渡邊淳一《鈍感力》都是他翻譯的。

   穿堂風吹過客廳便回旋到了他的書房。林青華的書房也是他的工作室,整潔干凈,書籍排列比較隨意。他喜歡逛舊書店,比如以前北京路工具書店二樓和中山圖書 館地下一層的舊書店,不少藏書從那而來。家里自然少不了工具書,1981年還在北京讀大學時他便委托同學從書店買回來一本厚重的《広辭苑》,花了21塊 錢,而他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5塊。后來,在廣州的外文書店,他也買了不少大部頭“內(nèi)部交流”的日文詞典,如今都堆放在書架的底層,查閱的機會并不 多,因為他那一部小巧的電子詞典可以容納幾十本詞典。

   2008年林青華曾經(jīng)去過一次日本進修,總共買回來50公斤日文書,主要是有關翻譯的書,如村上春樹等的《翻譯夜話》、《翻譯語成立事情》等,小開本, 白色封面,整整齊齊碼了好幾排。除了跟日語專業(yè)和翻譯相關的書占據(jù)了顯要位置,舊書店里淘來的名人書信集、思想史和隨筆類書籍也都是他的偏愛。一套 1992年花城社版的18本的“20世紀外國文學精粹叢書”安靜地躺在一角,是范漢生、林青華策劃和責編的,里面包括奈保爾《米格爾大街》、巴別爾《騎兵 軍》、卡佛《你在圣弗蘭西斯科做什么?》等,陳眾議、于曉丹等年輕學者沒有按照叢書走大部頭“文化積累”的老路,使這套作品一時極盡先鋒之勢,影響至今不 衰!爸挥心贻p人才能編出這種書、做出這種事來啊!绷智嗳A說。

   受林少華影響和提攜

   林青華1983年從北京國際關系學院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當時做公務員的同學很多,而林青華卻到花城出版社做編輯,被他的同學認為是“符合他性格的事情”。二 十年的編輯生涯,讓他和書的關系密切。飛白主編的《世界詩庫》、陳致平的《中華通史》、《無名氏作品系列》等都是林青華責編!爱敃r花城出版社有一種風 氣,編輯都要能讀能寫,寫得好的編輯很多。”在這樣的氣氛熏陶下,林青華也躍躍欲試。

   當時詩人朱子慶主辦《文化廣場》雜志,向林青華約稿,林青華就把自己大學讀過的“課外讀物”——— 川端康成的超短篇——— 翻譯了一下交差。朱子慶看了說,“果然是大家,沒有一個多余的字!边@篇小說現(xiàn)在是林青華上翻譯課使用的案例,“其實是川端康成文筆好,你只要跟上七八成 就是好文章!痹谶@樣的機緣下,林青華開始做起了翻譯。

   另外一段插曲是,林青華剛到出版社時,領導告訴他:“一位碩士畢業(yè)生原本要來,但去了暨大,現(xiàn)在你頂了他位置。你們名字很像,他叫林少華。”后來,林青 華和林少華、禹昌夏(《排球女將》、《血疑》的譯者)很聊得來,“我受到他們的影響和提攜。林少華因為翻譯村上春樹,沒有時間翻譯其他的,就向找他的出版 社介紹我!绷智嗳A回憶,李長聲在東北主持《日本文學》,還找東北人林少華約譯一個專輯,林少華就來找林青華一起做。

   喜歡讀黃裳、潔塵和止庵

   林青華喜歡的文字,一個是黃裳,一個是潔塵!包S裳的文字敘述節(jié)奏好,讀起來舒服,你從黃裳和唐弢的書話中能體會文字敘述的美!敝劣跐崏m,則是因為她 的散文談論日本比較多、比較好,“她的散文在表達某種感受的時候,說得特別清楚、通透。翻譯作品往往有說得不夠清晰的問題。”止庵也給林青華很大啟發(fā), “我喜歡止庵談論文筆的意見,沒有什么大題材,沒有聳動人的字眼,但讀起來舒服!倍鲞^編輯又做翻譯,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作者和文本,這使得林青華讀書、譯 書俱“雜”。他去廣外和碩士生交流,“我說我是個雜家,編輯和譯者的身份,使我有比較寬的知識網(wǎng)絡。”

   2002年林青華離開了出版社,到廣東工業(yè)大學做日語老師,教翻譯課,閑暇時間則譯書,“一年兩個假期,翻譯兩本書是正常狀態(tài)!2003年他翻譯了一 套《陰陽師》中四冊,其他的譯者還有施小煒等。這部被譽為日本《聊齋志異》的書,虛構了一個神秘典雅的人鬼共處的世界。學者陳平原還為這套書寫了序言,稱 贊其“充滿雅趣,妙不可言”,“他還引用了一段書中文字,稱贊語言有‘六朝風采’。一般這關系到譯者的事!绷智嗳A說。

   “適應不同的文學作品翻譯,對我來講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文字上能夠掌握一種水準。”林青華說,像渡邊淳一的大白話,他可以敲電腦翻譯;而老作家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則需要寫厚厚一疊手稿。

   喜歡翻譯的一個原因是可以獨處

   二十年的編輯加上十年的教師生涯,讓林青華和書的關系一直分不開,“喬布斯說,應該找一樣你喜歡的東西去喜歡,我找到了并且喜歡上書,后來又能夠換一個 工作和方式繼續(xù)喜歡!绷智嗳A很知足,他羨慕林少華可以占用家里最大的房間做書房,但在自己家,林青華覺得,“給我空間感受最好的還是書房。”

   “很多人會問,你的藏書都看了嗎?我說不用都看完,就像收藏青花瓷器一樣,它與你有一種交流。有時把書拿出來看一段就夠了,你的幸福生活就可以延續(xù)下 去!绷智嗳A喜歡這樣的感覺:“小說家克里斯蒂說,她喜歡寫作的原因是可以獨處,我喜歡翻譯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可以獨處,但是我還有一個書房可以和我相 處,這就不完全是單純的獨處了。”

   采寫:南都記者 趙大偉 實習生 李文培

   攝影:南都記者 黃集昊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