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翻譯家李繼宏:翻譯質量太糟就會讀不下去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09月11日09:30 來源:山東商報

  三十三歲的李繼宏,被稱為“天才翻譯家”,他翻譯的《小王子》、《瓦爾登湖》、《追風箏的人》部部經典。為打造“迄今為止最優(yōu)秀譯本”,還曾遭遇書黑。他翻譯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全新版本推出之際,巴茲·魯曼執(zhí)導的同名電影熱映。李繼宏說,打動自己的是《小王子》的純真,《老人與!返挠職,《動物農場》的平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自省,還有《瓦爾登湖》的清醒。“我希望這套書能夠給讀者一種更為積極的、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談翻譯】所謂信達雅,是早期翻譯學不成熟時的提法

  以前那些名著譯本的問題其實就一個,錯誤太多,包括名詞翻譯上的錯誤,語義理解的錯誤,還有文體上的錯誤。如果讓我來當責任編輯,那些名著幾乎每一本都要被退稿。這不能歸咎于老一輩的翻譯家個人,主要是時代的原因使然。

  山東商報:過去說翻譯的標準簡稱為“信達雅”,您心目中的好翻譯家是什么樣的,好的翻譯作品是什么樣的?

  李繼宏:所謂信達雅,是早期翻譯學不成熟時的提法,已經過時,現(xiàn)在學術界很少有人提這個。這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很難細化,什么是信?怎樣才算達?雅又是什么?人們無法給出一個客觀的體系。在我看來,好翻譯家,就是能夠提供好作品的翻譯家,那什么算是好的翻譯作品呢?首先要有可讀性,就拿外文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來說,語言必須符合中文的使用規(guī)范,因為它是一部中文圖書,不能像以往的譯本那樣,通篇有很多病句。其次是準確性,這個可以分為好幾個方面,最淺顯的是名詞翻譯的準確,你不能像傅惟慈在《月亮與六便士》中那樣把“變葉木”弄成“巴豆”; 再有是句子含義的準確,以往那些名著譯本,有很多把句子的含義弄錯了,甚至弄反了,這就很糟糕;但最難的是文體的準確,每個作家的文風是不盡相同的,福克納和海明威有很大的差異,但要是去看李文俊翻譯的福克納和吳勞翻譯的海明威,你看不出來有什么不同,這需要做大量的文本統(tǒng)計和分析工作。

  山東商報:您被稱為“天才翻譯家”,怎樣看這個稱號?

  李繼宏:這是出版方的宣傳口號。出版方這么提,我猜大概是因為,我還算年輕,剛滿三十三歲,但已經翻譯了將近三十種、近千萬字涵蓋宗教、哲學、社會學、小說、散文、詩歌等領域的圖書。這些圖書的銷量和口碑都非常好,比如說《小王子》、《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一直非常暢銷,你去當當網(wǎng)或者亞馬遜看,讀者的評價也很高。學術界也有人研究我的翻譯,大多數(sh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些評價高到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高銷量和口碑又帶來了一些知名度和社會影響,比如說幾年前《紐約時報》、《中國日報》等媒體采訪過我,我也曾經協(xié)助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組織過“中英翻譯文學論壇”并做了主題發(fā)言。

  但這其實只是一個類似于廣告語的宣傳口號,目的是便于受眾記住和傳播,沒有必要太看重。我更愿意把自己當作一個匠人,我的理想是,盡可能完善自己的翻譯技藝,為讀者提供跟得上時代的、對得起原著的優(yōu)秀產品。

  山東商報:您選擇翻譯的作品的標準是什么?怎樣的書能讓您動心去重新翻譯它?希望自己的作品給讀者帶來什么?

  李繼宏:我的標準有三個:第一當然必須是外國名著,第二是我認為適合現(xiàn)在的中國讀者,第三是我自己要喜歡。我會給每本書添加必要的注釋,撰寫詳細的導讀,力求讓讀者覺得容易讀、喜歡讀。我選中的書,都在某個方面特別打動我,比如說《小王子》的純真,《老人與!返挠職,《動物農場》 的平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自省,還有《瓦爾登湖》的清醒。我希望這套書能夠給讀者一種更為積極的、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談名著】“翻譯質量太糟糕就會讀不下去!

  其實不只《瓦爾登湖》,常見的外國名著,或者外國作品,如果普遍覺得讀不下去,那么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翻譯質量太糟糕。如果看過我譯的《瓦爾登湖》,你應該不會有那種感覺。

  山東商報:《瓦爾登湖》曾被網(wǎng)絡熱議為讓人“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之一,是之前翻譯的問題嗎?

  李繼宏:現(xiàn)在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名著,基本上都是在二三十年前翻譯的,有的甚至在解放前就已經出版,從前由于中國跟外國的交流不多,而且翻譯生產的各種條件很落后,老一輩的譯者沒有辦法和可能正確地、完整地理解他們所翻譯的作品;他們自己都沒徹底讀懂,一知半解就動筆翻譯,所以拿出來的東西也就錯漏百出,讀者看了往往覺得不知所云。

  山東商報:《了不起的蓋茨比》對今天的中國讀者來說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李繼宏: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跟那個年代的美國有點像,都是崇尚金錢和消費,不太重視精神或者說靈性的追求。而且菲茲杰拉德在小說中提倡的是一種道德的自省,就是不要輕易去批判別人,而這恰恰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缺乏的。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對別人的表現(xiàn)評頭論足,同時又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痛苦?催^這部小說,你會發(fā)現(xiàn),蓋茨比貌似粗俗的不法分子,但他卻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湯姆·布坎南和黛熙貌似貴族出身,家財萬貫,卻極其卑鄙涼薄。我希望讀者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

  知道這本書是在很早以前,但真正看,則是在2005或者2006年。當時看了很感動,看到尼克最后一次跟蓋茨比道別,說“他們全是爛人,那幫混蛋全部加起來也沒你高貴”的時候,我真的流下了眼淚。

  山東商報:《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上映使這本書又大熱,感覺該書的主題并非網(wǎng)上很多人總結的窮人逆襲也無法俘獲白富美。

  李繼宏:這是一種非常庸俗的誤讀。這本書之所以偉大,在國外的文學評論家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因為它強調,理想比現(xiàn)實更高尚、更重要、更偉大。比如我們看完小說或者電影會感到蓋茨比很偉大,主要是因為他愿意為了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去奮斗,去付出一切。理想對現(xiàn)實的超越是永恒的,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代,都值得提倡和推崇。

  山東商報:您的版本中糾正現(xiàn)存其他17個《了不起的蓋茨比》版本的150多處硬傷、錯誤?

  李繼宏:例子太多了,實在舉不勝舉,很多外國文學作品的譯者就是這樣的,對時代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動手,所以錯誤特別多。

  記者手記

  閱讀率低的另一面

  2000年,聽廣播,雕刻時光咖啡館的老板莊仔推薦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立刻找來讀,有些句子到現(xiàn)在也沒忘記。開頭的“每當你要批評別人,要記住,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么好的條件!苯Y尾的句子,是除去《洛麗塔》之外,我最喜歡的:“蓋茨比信奉的那盞綠燈,是年復一年在我們眼前漸漸消失的極樂未來,我們始終追它不上,但沒有關系——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長……等到某個美好的早晨——于是我們奮力前進,卻如同逆水行舟,主動要不停的退回過去!边@段話,今天讀來,在城市里奮斗、掙扎著對生活仍有希望的人們都不會覺得陌生。

  在我以前讀到的版本里,綠燈被解讀成逆流而上的小舟,很多名著讀來索然無味,那些翻譯腔令人卻步。當青年翻譯家李繼宏的 《小王子》等書的宣傳語說打造了“迄今為止最優(yōu)秀譯本”,并糾正了此前譯本的很多硬傷時,我好奇,他的翻譯是怎樣的。要知道,青少年時讀的名著特別容易念念不忘,一錯就是一輩子。“你說得很對,人們更容易受年輕時看過的圖書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持續(xù)的時間會很長!崩罾^宏回應說:“一方面,舊的名著譯本由于質量低劣,閱讀體驗非常糟糕,許多年輕的讀者看過之后覺得很有挫折感,喪失了在最好的時間段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機會。媒體經常引用各種調查報告,抱怨我國的閱讀率太低,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跟那些劣質的圖書有關。另一方面,有些讀者能夠克服各種障礙,把那些書讀進去,但他們得到的信息和知識是錯誤的,這可能比讀不進去更加糟糕。所以我才想到要花大量的資金、時間和精力來推出一套全新的名著譯本。當然這么做有商業(yè)上的考慮,但我們更重視的是這項翻譯出版工程的文化意義和它將來對讀者的幫助!

  剛滿三十三歲的李繼宏已經翻譯了將近三十種、近千萬字涵蓋宗教、哲學、社會學、小說、散文、詩歌等領域的圖書。“這些圖書的銷量和口碑都非常好,比如說《小王子》、《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一直非常暢銷!8月31日,他還參加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新聞發(fā)布會,導演巴茲·魯曼為此版小說的封面設計叫好。希望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也能閱讀這本小說。“其實電影是圖像的藝術,小說是文字的藝術,各有各的魅力和局限。原著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菲茲杰拉德高超的寫作技巧也讓小說的語言值得讓讀者反復去回味。電影則更為直觀,而且視覺沖擊非常強烈,這也是導演巴茲·魯曼一貫的風格。”李繼宏說。(本版撰稿記者張曉媛)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