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余華遠游戛納電話不開機 新書單日預訂超70萬冊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05月30日09:50 來源:華西都市報

點擊進入下一頁

他早就活成了一個傳奇。

點擊進入下一頁

就是這本書。

點擊進入下一頁

范冰冰與余華、蘇童戛納相見歡。

  @華西都市報:

  莫言獲諾獎,帶動了一批人重溫純文學的熱潮。時隔7年,余華再出新長篇。不到一天,征訂量超過70萬冊。與一般作家出新書,忙著宣傳不同,“余華范兒”是這樣的:電話關機,遠游海外,微博上只字不提,而是秀他在戛納上的各種風景照。

  長篇小說《兄弟》出版七年之后,著名作家余華再推新長篇《第七天》。據(jù)出版方介紹,目前小說還未定稿,余華還一直在修改中。預計將于一個月后出 版面世。作為國內叫座又叫好的作家,余華的讀者基礎相當穩(wěn)固龐大。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獲悉,出版方正在向各大書店發(fā)出新書征訂單,“僅僅有作者名字,不到 一天時間,預訂量已超過70萬冊,遠超《百年孤獨》等超級暢銷書!

  他魅力

  僅憑名字 單日預訂超70萬冊

  余華代表作《活著》曾長踞各大書店排行榜幾年之久,正版銷量已超過五百萬冊,堪稱中國當代文學第一暢銷書和長銷書。

  昨日,《第七天》出版方營銷編輯張小姐向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說,“我們只向各大書店經銷商發(fā)出僅有作者名字的新書征訂單,除此之外,無任何資 料。不到一天時間,預訂量已超過70萬冊,這樣大的預訂量,遠遠超越了《百年孤獨》中文版等超級暢銷書!睆埿〗阃嘎,“目前小說還未最終定稿,余華還一 直在修改中。如果首印100萬冊,距離出版上市,還需要至少一個月!

  他能耐

  新書“劇透” 比《活著》更絕望

  除了小說名字,對于內容、題材等信息,張小姐都三緘其口,絕不“劇透”,“我們對余華新作全程進行了嚴防死守式的保密工作。目前能看到該書全文 的編輯人員不超過五個人,且都簽署保密協(xié)議。”她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解釋說,此舉正是為了杜絕盜版,“余華著作歷年來盜版猖獗,令出版方頗為頭疼!

  “不預售劇透”、“高度保密嚴防死守”的一系列措施,吊足了讀者的胃口。《第七天》責編林女士認為此書將超越《活著》,成為余華作品中新的里程 碑,她這樣描述自己的“閱讀感受”:“拿到初稿時,并不知道是余華老師的作品,看了一個開頭就放不下,讀到第十頁淚不能止,邊哭邊看,一口氣連夜讀完,讀 到結尾已成淚人。“以前讀《活著》,福貴的故事盡管悲慘,但總還覺得活著是有希望的。但這里的故事,讓人無法置身其外,感覺特別絕望,恐怖至極。”

  余華在干嘛?

  遠游戛納 和范爺“嘮嗑”

  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撥打余華的手機,始終處于停機狀態(tài)。在余華的個人微博上,也沒有任何關于新作的信息,只是悠閑地秀出他在戛納與蘇童同游的各 種風景美照。在剛剛結束的戛納電影節(jié)期間,余華和蘇童還一起出現(xiàn)在一個視頻節(jié)目里,做起聯(lián)袂主持,采訪起章子怡、范冰冰、賈樟柯等眾位電影界明星。其中一 期與范冰冰相談甚歡。范冰冰希望下次兩位作家如果把小說版權賣給導演的時候,一定要跟導演說,“這個角色是給小范的”。范冰冰還現(xiàn)場向兩位作家發(fā)出邀請, 如果有一天要寫自傳,要請?zhí)K童和余華來合寫,余華、蘇童一邊答應著,一邊沖鏡頭喊“這段掐掉”,現(xiàn)場氣氛樂成一團。

  他的另一面

  關注娛樂圈,熱愛NBA

  向來低調的余華近來很少出現(xiàn)在書展上或者助陣誰的發(fā)布會。但是他可算是“微博控”。翻看余華的微博,發(fā)現(xiàn)他對娛樂圈還很是關注。比如他近期與蘇 童同游戛納,在與女明星暢聊的同時,也不忘發(fā)發(fā)感想。“電影節(jié)最熱門的詞匯是‘紅地毯’,幾乎每天有人嘮叨誰走了紅地毯,誰是怎么走的。我和蘇童不明白他 們?yōu)楹稳绱藷嶂约t地毯。我說二十多年前家里鋪著化纖紅地毯,那時候我天天走紅地毯!

  余華更是在微博上透露自己的夢想,“我的白日夢是做一名助理。去NBA做一個賽季的助理教練,可以在場邊看球;去英超、德甲、西甲和法甲各做一 個賽季的助理教練,繼續(xù)在場邊看球;去澳網(wǎng)、法網(wǎng)、溫網(wǎng)和美網(wǎng)做裁判助理,還在場邊看球;去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各做一年指揮助理,混在樂隊里聽音樂。最 后給自己弄個墓志銘:白日夢安息在此!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有一說一

  熱鬧的70萬是對安靜時光的褒獎

  余華新作《第七天》即將上市,僅憑一個書名,竟換來了70萬的預訂量。在這個每年都有大量積壓庫存圖書被無情銷毀的時代,70萬這個數(shù)字是驚人 的。其實時隔七年再出新作也同樣驚人,在這個盛產速食文化的年代。余華曾說:“我只相信時間,50年以后是否還有人在閱讀《兄弟》,現(xiàn)在誰也不知道!爆F(xiàn) 在時間告訴他,七年之后,不僅《兄弟》依然有人在讀,甚至只有一個名字的新書,也能受到超乎想象的熱捧。

  “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這樣煽動人心的推介詞,給《第七天》又添了幾分奇異的色彩。曾經從余華殘酷的文字中一路走來的讀者, 對于這樣的新作,哪有不動心的道理?就連那些對《兄弟》有些失望的讀者,也還會沖著《在細雨中呼喊》或是《活著》所帶來的震撼與動容,再看一眼他的新作。

  有人這樣算了一筆賬,如果《第七天》定價35元一本,版稅為12%的話,首印版稅就將達到294萬元。多嗎?其實以7年來計,余華年薪不過30 多萬,比之一般的作家不算少,但是跟動輒上千萬的網(wǎng)絡作家比,卻還是顯得寒酸許多。在日產萬字的網(wǎng)絡寫手面前,七年才出一本書的余華實在太慢,慢到都有人 懷疑他的讀者是不是還有耐心等他。

  與其說是讀者的耐心,不如說是余華用實力為自己贏得的特權,70萬的預訂量正是對他不浮躁的褒獎。楊絳先生曾經誠懇而不客氣地告誡年輕人:“你 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笨梢姛o論何時何地,多讀書、讀好書總是有益處的,而余華他愿意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創(chuàng)作這樣的好書,光這一點就十 足難能可貴。

  余華曾說,寫作與閱讀是一個人安靜下來才做的事,都是冷清的,但這樣的狀態(tài)卻像海底激流,始終洶涌澎湃。所以他可以在盛名之下,花七年時間悄無聲息地創(chuàng)作,不急不躁。 李昊皎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