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王蒙:希望《這邊風景》填補中年空白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03月22日10:00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 劉婷)昨天,著名作家王蒙做客騰訊書院進行講座并與讀者交流。他透露,今年5月,他寫于近40年前,一直“擱下”沒有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邊風景》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該書根據(jù)他上世紀60年代在新疆生活時的所見所感而寫,他表示,希望這部作品為他自己的中年填補一個空白。

  王蒙介紹道,他于1974年開始寫作該書,大約1978年寫完。內(nèi)容有當時生活中一些很細的細節(jié)、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特殊的歷史事件與政治事件。生活比如怎么做拉面,怎么做鹵,怎么打囊,幾乎是吃喝拉撒睡、婚喪嫁娶、從頭到腳。民族文化比如他們的歌曲、舞蹈、服裝,他們的說話方式。事件比如1962年新疆伊犁地區(qū)邊民事件。

  “上世紀60年代我們是怎么過的,雖然不是‘文化大革命’也接近‘文化大革命’了,那是什么樣一種生活方式”,王蒙說道,“我們現(xiàn)在解放前的文藝作品多得不得了,老的作品更多,比如《紅樓夢》那些更不用說了,改革開放以后的作品我們也知道。真正反映,尤其是反映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初期的作品在哪兒?我覺得這也給它填補一個空白。生活并沒有空白,政策對也是生活,政策不對老百姓也得活著。該戀愛還得戀愛,該擁抱還得擁抱,該吃肉還得吃肉,該喝酒還得喝酒,該生氣還得生氣,該罵街還得罵街,該高興還得高興,也還得找樂,最痛苦的時候還得找樂!

  王蒙表示,當時他寫得很多,一共七十多萬字,稿子很厚,一大包。上世紀80年代初期某些章節(jié)發(fā)表過,比較集中發(fā)表的大概有三四萬字,是在浙江創(chuàng)刊的一本大型雜志《東方》上。此次他做了一些修改,比如把那些特定年代的詞句、一些寫法改成了相對比較客觀的說法,有一些敘述到特別是帶傾向性分析性的,盡量把它寫得客觀了一點。此外談到對文學的解讀,王蒙表示,文字上中國人講春秋筆法,這是文學解讀空間的優(yōu)越性。比如談莫言,瑞典學院對莫言解讀和中國作協(xié)對莫言解讀不一樣,有解讀空間。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