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安妮寶貝訪談藏書家韋力:古書之美,可以美成這樣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01月30日09:38 來源:錢江晚報

  作家安妮寶貝訪談藏書家韋力

  古書之美,可以美成這樣

  在被譽為“中國民間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的藏書家韋力看來,古書,是我們今天所談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最佳載體。他有一個夙愿——以古書沉淀百年的厚重與優(yōu)美呈現(xiàn)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在力量,引導人們回歸質(zhì)樸、平和的本初心境。

  在1月剛剛出版的文化隨筆《古書之美》中,韋力完成了這一夙愿。幫助他實現(xiàn)此舉的,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作家安妮寶貝。

  本書的主體,是安妮寶貝對韋力的長篇訪談,在一問一答之間,呈現(xiàn)了古書在版本、紙張、裝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蘊精致之美。

  而前人著述之嚴謹、工匠技藝之精湛,乃至古書百年遞嬗的艱難歷史,也如山水長卷一般,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一本錄音訪談

  記錄一個閃耀光芒的古時

  自2011年秋天開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安妮寶貝與韋力進行了多次對談,錄音文字30多萬字,最后精簡成5萬多字。所談話題不僅有藏書、古 書形態(tài)、古代用紙、藏書印、善本等涉及古書的內(nèi)容,還有兩人一起挑書選書、參加圖書拍賣、到江南尋訪已被歷史湮沒的古代藏書樓等趣事。

  讀完《古書之美》之后,不少讀者發(fā)出相同的感慨:安妮寶貝是個非常稱職的提問者。她用她的細膩、學識,構(gòu)成和藏書人韋力共通的磁場,幫助韋力流暢、冷靜、真誠地講出自己和古書的故事。

  雖然自稱“從未做過職業(yè)記者”,但事實上,安妮寶貝曾在雜志中開辟過“別人”專欄,記錄一些邊緣人的生活,稿子每篇一萬字,獨自完成提問、記錄、攝影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她常與采訪對象長時間相處,甚至一起動手做飯。

  2011年,因為主編文學讀物《大方》,安妮寶貝又開始重拾采訪,雜志編委止庵推薦了朋友韋力。

  “被湮沒的古時,熱衷于插花、焚香、點茶、掛畫的日子,尊重四時節(jié)氣,對萬物和天地含敬畏之心,對風雅和優(yōu)美投以深深愛慕,對高潔和矜持的情操 不失信仰……這樣的辰光貌似一去不復返!痹诎材輰氊惪磥,現(xiàn)代人已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空,尋找星辰軌道,感受它遙遠時空之前迸發(fā)的光耀!耙虼,古書、古 物、古人、古事不妨重提!

  這,便是這本從封面到封底散發(fā)著古典韻味的書的由來。

  一個藏書家

  用古法工藝自己造宣紙補書

  “我們今天所談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怎么體現(xiàn)?靠的就是這些古書。我總想告訴別人,美之所以為美,到底是怎么回事!

  韋力的這句話,被放在了《古書之美》的腰封上。為了發(fā)掘這些美,他嘗遍了苦與樂!捌鋵嵣票緩膩砭筒槐阋耍藗兂3O肜鋽傌撌忠挌垥,這不太可能,有如買彩票想中大獎一樣。”

  一本宋刻本《纂圖互注尚書》,韋力在上世紀90年代初買入時,價格就達到了20萬元,而當時四室一廳的大房子,才4萬元一套而已。

  為了防止被蟲蛀,韋力從德國買來了一臺能調(diào)到零下18度以下的大冰柜,把書裝在密封袋里擱進去冷凍24小時,以凍死所有蟲卵。

  “因為原料不斷漲價,生產(chǎn)修書用紙的廠家,把化學紙漿往手工漿里兌,兌到90%,拼命降低成本。而用傳統(tǒng)工藝,從伐竹到出漿,再到造紙,最快需 要兩年半!痹谛示褪巧慕裉,這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兌化學漿的方法被大量采用,后果是,化學物質(zhì)迅速把紙燒壞,無法長久保存。

  因此在修書時,韋力都是用自己以仿古方式造的紙。如此的DIY,費時費力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卻是樂在其中。

  一種堅持的信念

  完善古籍收藏家的人格

  對于這樣一個收藏古書形成了一個圖書館規(guī)模的人,安妮寶貝從一開始就對他充滿了興趣。不過,絕對不僅僅因為古書!拔也皇翘P心他做過的事情,而是關心做了這些事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方式。他的觀點、理念、生活方式、思考方式……”

  安妮寶貝告訴記者,此書最最了不起之處,是“文字背后,唯見承擔。”她的著重點,在于價值觀,從韋力身上體現(xiàn)出的迥異于現(xiàn)世多數(shù)人的價值觀。

  而這本《古書之美》,說到后來,都是在講為人處世的哲學。

  在訪談中,安妮寶貝寫道,韋力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對于生活中的細節(jié)享受和情趣體味從不在意。他不像宋人那樣,對所有雅潔精美的器物一般癡迷,他只愛書,他只愿體味古書的美。

  曾經(jīng)一年花了幾百萬買古書,可見這是一個何等有錢的人。別的富人,天天香車美女,一擲千金,他卻鉆進了故紙堆,一鉆就是20多年。

  多年前,在向日本一家大商社訂貨時,因為匯率突變,韋力幾乎要把公司全賠進去。“當時所有人都勸我以‘不可抗力’中止合約,可我寧可公司破產(chǎn), 也要堅持履約,結(jié)果一下賠進幾千萬!辈痪茫羌疑躺绲母鄙玳L專程帶隊來到中國,一進公司就集體鞠躬,對他說,“你的決定改變了我‘中國人不守信用’的觀 念。我們決定將中國的總代理權授予貴公司,因為你守信用!

  在聊到“為什么做事”時,韋力這樣表述:“就因為要做,沒有目的,沒有那么高的理想,也沒有那么多的算計!

  這樣一個舉手投足充滿紳士風度的人,在今天,和他家中滿架的善本一樣稀有。

  韋力:藏書,實際上是斷檔了

  動身采訪前查閱韋力的資料時,安妮寶貝被這位“書癡“給嚇住了——“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善本逾10萬冊,四部齊備。明刊本已逾1200部,名家批校本及抄校稿800余部,活字本600余部……”

  不上電視、不做錄音、不照相,是韋力的一貫原則。在《古書之美》里,韋力關于藏書的點滴感悟,散落在他與安妮寶貝對談的角角落落。

  多年的藏書,深深地影響了韋力的性格。“讀古書,會讀出自己的小,讀出自己的淺薄!表f力說,讀歷史上的書,逐漸看到科技在不斷增長與傳遞,但思想并非隨著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爱敵踔T子百家的思想很先進,經(jīng)過2500年,我們沒有看到思想上的遞進,只是不斷地嚼舌頭!

  對此,韋力冠之以“悖論”。“一開始便是頂峰,然后慢慢衰落,這是我讀出的無奈與掃興!

  “今天的藏書家,都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興起的。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的藏書歷史產(chǎn)生了割裂!表f力認為,也有留下來的老一輩,比如黃永年、黃裳等,接續(xù)了民國的一些文脈,但已不成氣候!靶乱淮膼蹠耍c古代、近代藏書家不是一回事,藏書實際上是斷檔了!

  在韋力看來,在古代,知識、權力、金錢是一體的,有錢人基本上都是有知識的。民國時代的大藏書家,無論是傅增湘、陳澄中、“南潯四象”等大藏書 家,都是絕對的社會精英!岸裉欤缥疫@般小人物都能得到,對我而言是幸運,對社會而言卻是悲哀。這么好的東西,如此輕易地聚在一個小人物手上!彼 出結(jié)論——這個社會的收藏體系是有問題的,它本應由能力更大者來完成。

  如今,一些人家里沒有書房,根本不讀任何書。韋力覺得,這怪不得大眾,大眾是可以引導的!八锌谔柖际菍W好數(shù)理化,都是用理工代替人文。‘因 為這樣,所以那樣’構(gòu)成我們社會普遍的句式,沒有不為什么而做的事。這是徹頭徹尾的功利。”此時,就更需要人文精神這樣的潤滑劑。

  在與安妮寶貝的笑談之間,韋力把自己稱為標本。他不否認,自己的藏書行為,有著標桿意義。

  “我想用行為藝術的方式告訴人們,什么樣的存在是精華與優(yōu)雅。讓別人看這個人做這樣的事情,這樣來思考這個世界,這些書對他產(chǎn)生哪些影響!边@是在藏書之外產(chǎn)生的、一種近似于行為藝術的做法!”緢笥浾 屠晨昕 整理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