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新聞 >> 作家動態(tài) >> 正文

張煒:作家過分職業(yè)化有傷害 做業(yè)余作者最正常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3年01月22日08:47 來源:北京晚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2年,因為莫言的獲獎使中國的漢語文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關(guān)注高度。湖南文藝出版社“原創(chuàng)之春”一改前兩年的面貌,推出了張煒先生的十八卷散文《萬松浦記·張煒散文隨筆年編》,表達對一個嚴肅作家,一個有影響力漢字寫作者最高的崇敬。

  當人們還在感嘆本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歷時二十多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450萬字長篇小說《你在高原》的體量之恢弘、耗時之巨大時,今年,400多萬字 的“最完備的非虛構(gòu)類文字集結(jié)”《萬松浦記·張煒散文隨筆年編》,又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在張煒看來,這30年十八卷的散文隨筆更是他的精神日記。

  最完備的非虛構(gòu)類文字集結(jié)

  比起用力編織的那些故事作品,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現(xiàn)實生存也更有灼痛感,但唯其如此,也才稱得上一本真實的書。

  我接近40年的寫作,這次收入的散文最早是1982年,可見虛構(gòu)的作品比直接言說的散文作品還要難寫。正好晚了10年才收入集子,其實18本書之前還有很多的文字,今天看了很羞愧。

  我曾經(jīng)最高的理想是從事詩的寫作,做一個詩人。后來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才能不足,做一個作家,提出來的目標更高。我的意思是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家, 不光是一個能夠虛構(gòu)故事,不光是寫寫議論的文字,他要能夠面對一個生命全部的復雜問題,發(fā)出個人真摯深刻的、有高度的、具有跟這個時代對話的能力。各種各 樣生命的設(shè)計,生活的設(shè)計,能夠回答。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作家是何等遙遠高大的稱號,這絕非一般意義上的作家,絕非從職業(yè)意義上所界定的作家的概念。

  警惕專業(yè)寫作對我的傷害

  我現(xiàn)在是所謂的專業(yè)作家,但認為過分的職業(yè)化是有傷害的,一個人到了八點半吃了飯之后在桌子面前, 八點半開始感動,十一點半感動停止。專業(yè)的寫作者莫過于工作的慣性的磨損和傷害。我少年的文學理想原是不錯的,做個業(yè)余作者是最正常的,后來失去了機會, 做了個專業(yè)作家,慢慢領(lǐng)悟到恢復業(yè)余寫作的狀態(tài)才好。

  當年業(yè)余寫作的時候星期天都要加班,所有寫作的時間都是晚上,兩點半以前沒有睡過覺,《秋天的憤怒》之前是這樣。那些文字有張力也很有生氣,包 括《古船》的階段,沒有被職業(yè)化的寫作拖得很疲憊。成熟的作家是憑著專業(yè)熟練度工作的,文字憑著慣性滑行,似乎很漂亮,但是這些文字沒有生命力,他的神秘 的力量從字里行間消失了。我個人警惕這些。

  我大量的時間還是用在做實實在在的工作,不停地在膠東半島地區(qū)穿行,案頭上的時間越來越少。

  比如說萬松浦書院的工作,需要很細致。盡可能讓自己的創(chuàng)作回到業(yè)余的狀態(tài)。平庸的寫作者無論產(chǎn)量多么高,影響多么大,發(fā)行多么好,都沒有多少意義。

  心里不能裝太多讀者

  大眾媒體,以非常通俗的文學和藝術(shù)形式推廣,是好事情。但是有個前提,不能過于急躁。文學作品與影視完全是不同的。它們是兩回事。純文學作品壓縮情節(jié)放大細節(jié),所謂的詩性寫作不完全是以故事來實現(xiàn)的。

  有人說所有的詩性寫作都不太在乎讀者,是極而言之。心里裝了太多的讀者,一般來說不會是個杰出的寫作者。真正尊重讀者的作家,就要充分地寫出個 人,讀者等待的不是一次性的滿足,而是讀到讓他驚訝的非常偏僻的個體生命,所以說最尊重讀者的,還是充分寫出自己。把讀者當成上帝的人,一定是急于推銷自 己的商品,而心靈不是商品。(注:大標題系本報所加)

  名家 評述

  張煒是絕對的

  浪漫主義者

  陳曉明

  張煒是我非常欣賞,發(fā)自內(nèi)心非常崇敬的一位作家。我覺得張煒先生的寫作是提供了一種精神的指引。而今天文壇恰恰缺乏這樣的精神的指引。讀張煒的作品有一種崇敬之感。

  今天很多的作品故事和人物是很好玩的,很多樂道的事情,我覺得這些也需要。但今天最需要的最缺乏的恰恰是一種精神的指引,一種能夠提供一個精神 世界的文字。這一點尤其是張煒先生的作品,這方面是獨樹一幟的。前面有他的《你在高原》十卷,我曾經(jīng)說過,如果漢語文學有高原,那么你在高原就是高原。我 今天依然堅持這個看法。我覺得張煒的作品非常大而精,他有你在高原的高亢和嘹亮、雄渾和斑斕,又有現(xiàn)在這套散文系列,這些文字非常的純凈,更加的明媚,更 加的溫馨,甚至像潺潺流水一樣,那是大海的洶涌波濤在高原,但是這些會和你促膝談心。

  他有一類文字跨度是很大的,我們說浪漫風格,我很愿意用浪漫主義來理解張煒先生。我們現(xiàn)在很多文化是在捧現(xiàn)在缺的支脈,但是張煒先生一直在中國 的浪漫主義文化重建上做出了不朽的功勛。今天中國非常有力量的作家他們身上都包含著浪漫主義的精神,莫言也是一種浪漫主義的精神,劉震云一句頂萬句也是浪 漫的精神,張煒先生也是一種浪漫的精神。張煒獻身的浪漫主義顯得更加的寬廣,他是一個絕對的浪漫主義,其他的作家有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融合的狀態(tài)。但是 張煒是絕對的浪漫主義者。

  讀張煒先生這一類的文章可以看到一個人走過的精神的道路。他的作品是不斷地寫自己的內(nèi)心,不斷地去寫自己對一種精神的體驗,在精神的層面上他打開了這么一個維度,我覺得是非常非常獨特的。

  當然我們今天強調(diào)一種東西絕不是說我們把某種東西捧上去。今天的文化是無限豐富無限多樣,但是總是有一些東西是可貴的,所以說多元不是相對主 義,相對主義有相對性,如果沒有相對性我們不能討論任何是非觀念。張煒是這么勤奮的作家,《你在高原》之外還有高原是令人驚異的,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家, 一個作家有他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和精神上不敗的地方,有在精神上敢于引導人們的地方。如果說一個作家不能在精神上給人提供一個引導的話,我覺得這樣的作 家他不能成為作家,即使是成為作家也不是一個有力量的作家。

  陳曉明 北大博導 著名評論家

  書評

  歷史細節(jié)與

  批判精神

  吳昕孺

  我曾讀過王國華的兩本書:《五毛錢吵翻天》、《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jié)》,我喜歡他的文字,敦實里別具一種幽默,幽默中又暗含辛辣,常在尺幅之間陡起波瀾,橫掃怪力亂神之余,機鋒直指當下與現(xiàn)實,大有決癰潰疽之快感。

  近讀國華的新著《教科書里沒有的歷史細節(jié)》,依然茅塞頻開,興會淋漓!抖际蔷尤堑牡湣愤@篇我很喜歡。他講了一個故事,當初王安石推行變法 時,起用了君子、小人各色人等,但司馬光、范堯夫、張?zhí)祆鞯染硬恍寂c之為伍,要么當面跟王安石頂撞,要么掛靴走人,只剩下一群刻薄小人圍在王安石身邊, 致使變法失敗。國華說,很多小人都是君子逼出來的,如果君子們不把王安石逼到無路可走,王安石就不會成為小人之首。于是,他得出一個規(guī)律:“君子,一般都 是自稱的;小人,一般都是用來指稱對手的。動輒稱呼對手為小人的人,能算得上真正的謙謙君子嗎?世界上本沒有那么多所謂小人,自稱君子的多了,小人也就多 了起來。他們不僅逼出了一批小人,還制造出了一批偽君子。”

  國華還有一篇《捷徑》,說的是兩個表兄弟,都想著學而優(yōu)則仕,一個老老實實應(yīng)試,考了一年又一年,考中之后候補,僥幸補了實缺,又要按慣例一級 級提升……另一個卻在應(yīng)試途中開了小差,他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在廟里謀個住持,以住持身份親自念經(jīng)求簽,廣泛結(jié)交顯宦巨商,很快便由僧致富,以錢捐官,直 接買了一個太守。然后,國華筆頭一轉(zhuǎn):“我的意思是,不一定照搬先人的具體措施,而要學習先人的另類思維。就拿升官途徑來說吧,有人從科員到科長到處長到 局長,夠他熬一輩子的;有人從司機到辦公室主任到廳長,哪個更省事?例子有的是,我才不一一列舉呢,你自己琢磨去吧。”

  著名散文家伍立楊如是評價:“讀王國華的歷史小品,常被他的奇特思維打動,即使一件平庸的舊事,在他筆下也變得生動有趣,充滿靈性。”我就是被國華打動的眾多讀者之一。

  《教科書里沒有的歷史細節(jié)》王國華著

  王國華,筆名易水寒,著名書評人、專欄作家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