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科幻 >> 今日作家 >> 正文

科幻作家夏笳:從未喪失好奇心

http://www.marylandtruckinsurance.com 2014年09月01日14: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科幻作家夏笳:從未喪失好奇心

  本報記者 諸葛亞寒 《 中國青年報 》( 2014年09月01日 12 版)

  科幻動作片《明日邊緣》中,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中校比爾·蓋奇首次出戰(zhàn)就“折戟沙場”慘烈犧牲。CFP供圖

  曾經(jīng)5次獲得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銀河獎”的“后新生代”作家夏笳,是科幻圈里“產(chǎn)量不高但人氣居高不下”的第一人。

  在夏笳眼里,自己是個典型的雙子座:多變,好奇心強,還有些“不靠譜”。

  這一性格體現(xiàn)在她有些“另類”的經(jīng)歷中:2006年本科畢業(yè)于北大物理系,而后選擇在中國傳媒大學攻讀電影藝術史論研究生,期間還與朋友合作,自編自演了科幻短片《Parapax》。

  不僅如此,今年,夏笳還作為第一個以中國科幻小說為研究對象的文學博士從北大中文系畢業(yè),F(xiàn)在,她已經(jīng)成為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的一名講師。

  “人對求知有著天性的好奇,總想知道更多的東西!闭蛉绱耍趶睦磙D文的道路上,夏笳的世界在不斷打開,“我一直缺乏規(guī)劃,我也對自己不滿意。唯一欣慰的是,我還沒有喪失好奇心”。

創(chuàng)作不需要成本,是最快樂的事情

  夏笳生活在一個“地道”的理工科環(huán)境里。從幼兒園到高中,她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學的附屬學校學習,而父母也都是西安交大的理工科老師。

  對自然科學天生有著好奇心的她,從小就能把《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辭!愤@樣的“大部頭”當故事書一樣讀很多遍。每到過生日,也總會要求父母帶她去書店挑一套喜歡的書作為生日禮物。在閱讀過程中,夏笳慢慢地對科幻小說產(chǎn)生了本能的喜歡。

  對她而言,從愛科普到愛科幻的轉變是一個很自然的過渡。

  “在 一個小孩剛剛開始大量閱讀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可能會對一生的閱讀趣味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現(xiàn)在的她,依然能在閱讀科幻小說中獲得樂趣,仿佛不時與一起長大的 童年好友重聚!叭绻且粋從小不讀科幻的人,或許要花費一番工夫才能理解那些看上去怪力亂神的東西。但對我來說是一個駕輕就熟的過程!毕捏照f。

  相較于周圍世界的單調和狹窄,小孩的內心反而異常豐富。夏笳也是如此,小時候的她常常會向往著活在比現(xiàn)實世界更豐富的“另一個世界”。

  而她的另一個世界,存在于她的“故事”中。從幼兒園開始,喜歡聽故事的她和另一個小伙伴因為常常給同學們講故事而被稱為“故事大王”。

  起 初,夏笳和小伙伴只是很喜歡講故事給同學聽,還會暗地里互相較勁誰講得更好。兩人成了朋友后,便會經(jīng)常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以“假裝有一天”為開場詞,天馬行 空地將聽過的故事、看過的動畫片以及現(xiàn)實中的自己編成故事講出來。8歲時,她們創(chuàng)作的童話《稀奇古怪國歷險記》還曾獲獎并發(fā)表。后來,她們越來越相信自己 所編的故事是“真實”的,便約定去掉“假裝”兩個字。

  夏笳也會講故事給大人聽。雖然有時父母只是“假裝”配合著聽一下,但常常發(fā)現(xiàn)故事會講得很長,“其實是因為我在一邊講,一邊編,所以故事永遠也講不完!

  直到現(xiàn)在,夏笳的另一個世界依然存在。每天睡覺前,她一定會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待一下,在腦子里虛擬一個場景、編一段經(jīng)歷,然后再過渡到睡眠世界。

  “創(chuàng)作不需要成本,是最快樂的事情!本幑适碌慕(jīng)歷給了夏笳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素材,對她來說,科幻故事“隨便就有”。甚至在高考作文中,當她看到“體裁不限”時,也毫不猶豫地創(chuàng)作了一篇小說。

生命本身就有許多類似小說的情節(jié)

  但這篇作文并沒有獲得閱卷老師的認同。夏笳至今也沒想明白,從中學到高考,為何自己的語文成績一直不好,高考語文分數(shù)比估分低了很多,幸好理科成績遠遠高出預期,夏笳才順利被北大物理系錄取。

  帶著中學語文教育留下的陰影,大一時,夏笳不情愿地跟著同學選了限選課《大學語文》。沒想到,“帥哥詩人老師”姜濤的講課深深吸引了她。

  她 把一篇高中階段寫的散文《名字》當作課后作業(yè)交了上去。文中寫道,小時候她在電視上看到一位老人的葬禮,發(fā)現(xiàn)他的名字與自己的本名王瑤竟然一模一樣。許多 年后她才知道,這位老師就是北大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的泰斗王瑤教授。姜濤老師看過文章后專門找她聊天,說她與文學很有緣分,或許可以考慮轉系到中文系。

  可對于夏笳這樣一名理科生而言,轉系顯得不切實際。但她并沒有停止寫作,“玩票一樣”地在論壇上寫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科幻故事。

  意外的是,貼在論壇上的科幻小說《關妖精的瓶子》被《科幻世界》的編輯看中,并發(fā)表在雜志上。夏笳因此獲得了2004年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新人獎,她和她的小說一起火了。小時候成為“科學家和作家”的夢想竟然以“科幻作家”的方式實現(xiàn)了。

  更沒有想到的是,本科畢業(yè)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搞理科的料,帶著嘗試學習文學藝術的想法選擇了攻讀中國傳媒大學的電影史碩士,而后又重新回到北大中文系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多年之后,再度回到姜濤老師的課堂上,想不到老師竟還記得她的名字。

  “我的生命里就有很多伏筆和它被揭曉的瞬間!痹谙捏湛磥,她的經(jīng)歷就像小說一樣,有可能要翻到幾百頁之后,才知道前面離奇的情節(jié)是為后面的呼應埋下伏筆,“生活就像小說一樣,生命本身就有很多類似小說情節(jié)的東西”。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是在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東西里找到某種本真性的規(guī)律!蔽膶W之所以吸引夏笳,文學包含的規(guī)律不能夠被總結出來,不像物理、數(shù)學一樣可以將看似復雜的表面還原成清晰的公式,“你只能用心靈去感受”。

成長體現(xiàn)在從一個人的小世界開始往外走

  盡管得到業(yè)內和市場的認可,但夏笳也深知自己的寫作還很不成熟,譬如故事情節(jié)性不強就是她寫作的短板。

  讀研究生之后,她閱讀了一些影視編劇方面的書籍,還參與了一些影視策劃工作。漸漸地,她對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有了些心得。因此,在準備考博期間,夏笳又做了一件在她媽媽看來比寫科幻小說更離譜的事情:開辦科幻寫作班。

  在科幻寫作班里,她帶著年輕的科幻愛好者們以沙龍形式去討論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連續(xù)3年開班的經(jīng)歷讓夏笳對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更加有了自信,“如果再讓我寫故事,我會知道它缺什么,在不破壞文學藝術魅力的同時,知道用結構性的構思去整體把握”。

  令她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學員都能在課程結束時寫出一篇完整的科幻故事,很多學員“有靈感”但沒有動筆。這讓她認識到,對于不喜歡的東西你沒有辦法靠堅持來喜歡,而你需要堅持的,是在你喜歡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把沒有把握的事情做出來。

  “我形容科幻小說是邊疆文學,總是在探索邊界在哪里。”在夏笳的科幻世界里,寫作并不是畫一個圈在一個地方玩,而是“總會希望跨出圈子去認識邊界在哪里,并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不斷增加對自我的理解。這是成長的過程,也是生命的過程”。

  就這樣,夏笳5次獲得銀河獎,她的科幻創(chuàng)作也在“一邊寫著,一邊往前走、變成熟”。特別是讀博期間,她逐步在學術的積淀中感覺到思想深度對于成長的重要性。

  她開始在寫作中避免自戀、撒嬌和煽情。盡管這些東西往往很容易與這個時代深受孤獨和虛無困擾的年輕人產(chǎn)生共鳴,但這種共鳴最終只是小圈子之間的抱團取暖。只有打破這個圈子勇敢地前進,才能看見星辰大海!拔业某砷L體現(xiàn)在從一個人的小世界開始往外走”。

  博士畢業(yè)后的夏笳選擇回到大學做一名教師,而不是成為一名職業(yè)作家。對她來說,寫作不是一個“job”,而是一個“career”,名譽和金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寫作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自己是“活著的”,它是一種生命的必須,它會隨時存在。

  夏笳所摯愛的美國科幻作家雷·布雷德伯里用寫作來延續(xù)生命。童年時的雷,曾在嘉年華上遇見一個怪人,指著他大喊一聲:“永生不死!”那之后每當他寫完一篇小說扔進信箱里,都會輕聲說一句:“嘿,死亡,我又先你一步!”

  “只要我有好奇心在,就會一直寫下去。”夏笳說。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